寻访最后的温江酥糖
从去年年底开始,温江民间发起了一嘲拯救温江三绝”的行动。
据老一辈讲,温江酥糖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早在清光绪二十四年,就由创始人马敬山在温江县吴家场(现寿安镇吴家场社区)开始制作。酥糖、酱油、肥儿粉,因其独特制作工艺和口感,被称为“温江三绝”,是上个世纪温江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手上必须要提的礼品。但近些年,市场上已经难觅它们的影踪。采访中,几位曾制作销售过这三种食品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生产成本提高、制作工艺复杂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导致了越来越少的人生产这三种食品。
通过一些有心人到处寻访,终于在城区一条偏僻街道发现了一家出售温江酥糖的小店铺,店主是年近六旬的夫妇俩,他们利用家里的一个小作坊制作酥糖,产量很校由于年龄见长,老两口明确表示近期就要结束这个作坊。这就是最后的温江酥糖了!如果他们停止生产,意味着温江人喜爱的酥糖将彻底消失。
建议拯救“温江三绝”
事不宜迟,一直参与寻访的区政协委员张炜向区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拯救‘温江三绝’”的议案。张炜建议:重塑温江酥糖、温江酱油和温江肥儿粉的形象和品牌,将这三种颇有传统风味、独具温江特色的食品打造成传播温江声名的名片。提案引起了提案委员会的关注,在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后,温江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确定将此提案立案办理,拯救“温江三绝”、重塑“温江三绝”,将传统特色食品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温江酥糖重装上市
拯救“温江三绝”这一行动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快,柳城街道办决定把打造温江酥糖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思路。为解决温江酥糖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包装普通等制约酥糖发展的问题,柳城街道充分利用辖区资源,积极与辖区红艳超市进行衔接,得到了商家的大力支持,对酥糖生产投入了资金,并提供销售场所。同时,街办还专门聘请了有着丰富制作经验的老师傅,进一步优化了酥糖的原材料选娶产品制作和工艺特色。
4月中旬,温江酥糖依托温江美味王酿造食品厂正式投入生产。之后在国色天乡园区和红艳超市内专门设置销售点,5月1日起正式上市。据悉,继酥糖之后,关于酱油、肥儿粉的“拯救”事宜正在进行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