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受创
吉娜羌寨,原名猫儿石村,新羌寨起名“吉娜”,是羌族传说中最美丽女神的名字,寓意为“最美好”“最极品”。隶属擂鼓镇,是到老北川县城必经之地。她依山傍水,孕育着71户羌族儿女。可无情的5.12地震摧毁了69户房,罹难26人。寨子里90%的房屋倒塌。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山东济南市对口援建。仅仅6个月,到2008年12月底,灾后重建的羌寨在废墟上神奇般地重现,69户居民顺利搬入新居,温家宝总理走进羌寨,受到羌民热烈欢迎,[3] 重建过程中,擂鼓镇政府召开灾后重建动员大会,大多数村民支持统规统建,确定了政府平均每户发放住房补助2万元,县财政贴息每家贷款5万元的“政府补贴、无息贷款、居民自己出资、援建单位统一修建”重建总体思路。按照“原则是每人30平方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家重建房的面积”的原则,寨子里的村民大多数都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家家户户都修得很宽敞。
浴火重生
新猫儿石村的效果图上,楼房和成排的平房不少,雕楼、羌寨依山傍水而立。纵横其间的街道,设有漂亮的游客接待中心。北川农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部设在现场,悬挂着多幅民居效果图。农户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图纸,来选择重建起来的家是什么模样。按照统一规划,这里人均可以有30㎡居住房,一家普通农户,一般至少拥有100㎡的新房子。蒲方方介绍,当地人的习惯是建一楼一底的房屋,如果愿意,也可以多盖几层:“以后旅游发展起来,这里的村民每天可能忙都忙不过来。”他说,在北川要找到一块达3万平方米的地形并不容易。
地基3米深新房抗8级地震。 建设之初,猫儿石村的村民心有余悸:地震之中,71户人家有69户房屋严重受损,原地重建没危险?蒲方方称,此地经过多部门评估后开建,每户人家的地基至少深入地下2-3米,以垫层再加两层钢筋混凝土造成整块地基,抗8级地震。 花椒坪上的永久性农房,均价可达到12万元/户。国家补贴2万元、政府贴息贷款最高可达5万元,剩下都是农户自筹资金。农户们虽觉得造价有些高,但也很理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