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英,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本名于史无载,“月英”是她在民间传说中的名字。民间相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黄,别名“黄阿丑”,但也有一种说法是黄月英貌美如花、才学出众,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黄月英自幼受其父亲及其父辈们的耳濡目染,自幼熟读经史,多才多艺,是巾帼少有的奇女子,是世界上发明机器人的奠基者、创始人,还可以说是发明创造机器人的开山鼻祖。她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曾使诸葛亮惊羡不已,连连称奇。
据说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的灵感也是源于黄月英的木狗、木虎。
黄月英为了考察诸葛亮是否真有过目不忘的超人之才,在成亲的前一个月,请她父亲向诸葛亮提出了“三不”条件,即结婚时,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三不乘船。(船,隆中民间的旱船)。
这“三不”条件,确实让诸葛亮为难了一阵子,他想: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难道叫新娘子步行?再说,我若让新娘子步行,岂不让人笑话,况且新娘子面子也过不去,这可叫人如何是好。这可真是件头疼的事。
眼看离腊月初八的婚期越来越近,诸葛亮坐卧不安,急得在院子里、山坡上团团转。想我堂堂男子汉、字孔明,真会被这件事难住?
有一天,诸葛亮坐在对面的棋山上,脚瞪一块石头,苦思冥想。突然听见山下有人惊叫:“牛惊了!牛惊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惊了,把碾盘中心的桩拉断了,牛拉着碾磙在地上跑。诸葛亮望着牛拉的碾磙发呆。猛地,他把自己后脑勺一拍,说道:“有了!”就往家里跑。原来,他想到若在碾磙上安个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吗?于是,说干就干,他和书童就地取材,锯的锯,砍的砍,一连干了三天三夜。
腊月初八,是黄月英出嫁的日子,黄承彦的院里院外挤满了祝贺的客人,当然也不乏看热闹的人——看他黄家姑娘如何到婆家去,看他诸葛亮如何来娶新娘子。
快到晌午的时候,隆中附近的黄家山下,出现了一个彩色的影子,由小到大,越来越清楚。“接亲的来了!”随着这喊声,看热闹的人从黄家院子里涌出。取亲的队伍中,只见诸葛亮和书童一前一后坐在一个被红色布幔围着的“台子”上,在“台子”下,一边一个如同大碾盘一样的东西滚动着,前面有一个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拉着走,说它是轿子没人抬,说它是马却不是马,说它是船却在旱坡走。大家围上去看稀奇!有的摸摸这,有的摸摸那,还有的拍拍那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围着书童问这是啥东西?书童乐呵呵地对大家说:“这是我家先生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马’!”
诸葛亮娶亲用的“木牛流马”有两部分组成,后面是诸葛亮根据牛拉碾磙转发明的高轱辘车,前面是诸葛亮根据黄月英设计的木狗、木虎的原理,制造的木牛流马。
熟悉历史的人都只知道诸葛亮有一把不离身的羽扇,但是很少人知道这把羽扇的故事。相传这把羽扇是诸葛亮第一次上门求亲时,黄月英送给诸葛亮的,并且问诸葛亮:“诸葛先生,可知道送你羽扇的用意?”诸葛亮说:“是礼轻情义重吧。”黄月英说:“可知还有其二?”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阿丑便说:“诸葛先生,你刚才跟家父畅谈天下大事,讲到你的胸怀大计,气宇轩昂、眉飞色舞;但是,我发现你讲到曹操、孙权时,眉头深锁、忧心于中,我送你的这把扇子是用来给你遮面的。”聪明的月英姑娘知道,大丈夫做事要沉得住气,不能情绪波动,感情用事,更不能让人家发现,被轻视、被鄙视,而成不了大事。
诸葛亮娶了黄月英后,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部离扇。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生死存亡之际,他总是轻摇羽扇,波澜不兴,胸有成竹,胜算在握。虽说诸葛亮功绩显赫,但其背后的“贤内助”黄月英的功劳卓著不可忽视。
而今历史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地人民也建立了“阿丑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贤内助”,并且发展成了黄家湾风景区。整个景区依托三国文化为背景,以诸葛亮和黄月英的爱情文化为主线,以黄承彦的隐士文化为辅线倾力打造。景区结构布局为“一廊、四区。”一廊:襄隆路至景区的景观引廊;四区:综合服务区、三国意境体验区、滨水度假区、休闲运动区。景区内景点:阿丑文化广场,三星殿,月老祠,听涛阁,麒麟谷,福寿亭,松海楼,黄公祠,天元居,承彦书院,隐士草屋,二十四孝浮雕,开心乐翻天,自助烧烤,滑草,滑索,游船,疯狂老鼠,CS野战,沙滩车,射箭场等等,让游客游得开心,玩儿的尽兴。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huangliuqing
我的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59313717.html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404208965
欢迎来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