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枇杷旅游营销之思考

家乡区县: 浙江省余杭区

一、塘栖枇杷节兴起采摘游

塘栖是“枇杷之乡”,是我国四大枇杷主产地之一,枇杷载种历史悠久,早在隋代就开始种植,《唐书·地理志》中有“余杭郡岁贡枇杷”的记载,视枇杷为“珍果之物”;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塘栖枇杷胜于他乡,白为上,黄次之。”每到初夏,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是枇杷成熟盛景的写照。如今,塘栖枇杷遍及周边乡村,处处可见枇杷园。

塘栖镇宏畔村果农于2007年尝试枇杷采摘游,尝到了甜头。尔后,村里十分重视枇杷采摘游,并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拓宽和改善村道交通,去年又修建了一个大型停车场,以枇杷游为主的农家乐旅游发展迅速,并带动了果农的枇杷销售。在地理位置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该村的枇杷产销形势反而占了上风。目前,该村开展枇杷采摘游的农户达50多户,全村近千亩枇杷的产销不再发愁。

此外,塘栖传统的糕点食品,也因塘栖枇杷节而得到了推广,重焕生机,重新成为塘栖的一块美食招牌。西苑村就有一些农民,因一个小小的粢毛肉圆而走上发家致富之路。

二、塘栖枇杷销售令人有点担忧

塘栖枇杷节热闹过后,群众反映的一些不足值得我们冷静思考,需寻求新的对策进一步促进塘栖枇杷产业发展。

尽管塘栖枇杷果大肉厚、汁多味甜,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但是,也有人概括了塘栖枇杷三个贬义“最”。一是单位产量最低,普通品种亩产平均只有1500斤,白沙亩产量则不足1000斤。二是价格低、产量低,导致亩产效益也最差。今年,塘栖枇杷刚上市时,普通品种卖到5-6元/斤,最低时卖到了1.5-2元/斤,亩产收入只有3000元。三是市场销售最混乱。早在4月初,塘栖枇杷还是幼果,就有人在路边叫卖“塘栖枇杷”了。当枇杷旺销时,路边形成“马路市场”,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由于枇杷鲜果保质期短,又不易长途运输,也是比较难侍候的水果。因此,塘栖枇杷销售范围的半径很小,历来只局限在当地销售、本地消费。所以,很多果农都会抢早采摘,希望卖个好价钱。而抢早采的枇杷,还没有完全成熟,口味就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导致不明真相的食客抢鲜品尝,留下对塘栖枇杷“不好吃”的印象,有损塘栖枇杷的品牌形象。

再次,塘栖枇杷产区面广,除塘栖外,还有崇贤、仁和及邻近的德清雷甸等镇乡。在塘栖核心产区,又有经济开发区、风景名胜区等行政机构管辖,对塘栖枇杷的集中统一产销管理似乎又分散了一些力量。

三、塘栖枇杷发展的几点思考

如何强化与创新营销举措,更好地与旅游相结合,推进塘栖枇杷产业可持续发展,业内外人士纷纷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进一步重视种植技术,提升枇杷品质,优化果树培育,改善枇杷外观,达到足够成熟度后再采摘,确保甜度,延长保存时间,拉长产销期限。在枇杷包装时,轻拿轻放,一层枇杷垫一层软物,防止枇杷在运输过程中挤压碰伤。今年已有农庄尝试采用真空包装,方便运输,有利于储存。

其次,理顺和创新管理体制,把枇杷园区、枇杷农庄、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组织起来,联合成立塘栖枇杷行业协会,把由政府主导的枇杷营销转变为以行业为主体的产品营销,组建联盟,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并加强行业自律,借鉴径山茶行业协会管理经验,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的管理制度,共打一张牌。

第三,设立相对稳定的塘栖枇杷销售场所,形成枇杷销售一条街,或直接命名“枇杷街”,形成一个销售场所固定的概念,便于果农销售和消费者采购。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的非法经营行为,坚决取缔路边兜售行为,加强对贩销户的法律教育,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做到文明诚信经营,杜绝以次充好、价格乱象,从而规范市场秩序。

第四,建立枇杷成熟度分析和“采摘日”发布制度,发挥当地报纸、电视和塘栖枇杷网等各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推广,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健康的消费方式。每到枇杷开采前一个月开始,进行塘栖枇杷开采倒计时,观察和分析枇杷成熟度,防止外地枇杷混充,维护塘栖枇杷品牌形象。

第五,建立和常设专门的营销机构,成立塘栖枇杷营销中心,配备专业的营销、策划和宣传等方面的人才力量,树立常年营销、长期营销和全员营销的理念,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开展常年和长期的系列化的营销工作。同时,对果农开展营销知识与技巧的培训,借助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并利用好当地企业的营销资源以及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网络,扩大塘栖枇杷的销售渠道,不断提升销售量和附加值。今年10月中旬,塘栖镇已经组织开展了塘栖枇杷品牌与营销专题培训,对果农转变营销观念、培育营销意识、提升营销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逐步引导果农转变传统生产和销售理念,鼓励果农尝试合作联销、网络直销、电子商务、微信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培育一批具有现代市场营销理念、规模大和辐射带动力强的营销主体,把“守株待兔”式的传统销售模式转变为主动出击的物流配送直销方式,形成一个采摘、团购、直销、网购、配送为一体的新型产销体系。

第七,加大与区内外的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对接,加强业务合作关系,建立长远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余杭区旅游揽客的鼓励政策,激励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积极性,把塘栖枇杷采摘游串入长三角夏季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塘栖旅游,体验塘栖枇杷采摘游的乐趣。同时,加强游客上地采摘管理,规范采摘行为和市场秩序,促进塘栖枇杷采摘游长远发展。

第八,需要制定一个长远的经营发展规划,加强商标品牌管理,充分发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原产地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国字号招牌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塘栖枇杷的市场地位,把塘栖枇杷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第九,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当地各行政区域之间的协作,加大支农力度,出台相应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行业协会和枇杷大户的营销运作,最大限度地服务果农、服务游客,做好“精品种植”和“营销管理”两头抓,实现游客消费、果农利益、行业发展和政府工作多赢的局面,努力实现“今天,塘栖枇杷让塘栖有名;未来,塘栖枇杷让塘栖富裕”的“塘栖梦”

孤独患者(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