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1、“有缘千里来相会”的由来
人们相信婚姻是有缘分的,并为此话演绎了一则有趣的故事:
据说在很久以前,苏州洞庭东山有一个姓席的殷富人家。席妻年近50生了一女,取名盼盼,老夫妻视为掌上明珠。盼盼越长越漂亮,周边提亲不断,但盼盼并未相中谁。在18岁那年春天,盼盼由两个丫鬟陪同上紫金庵烧香,回来的路上,忽然发现在发髻上的一支宝簪不见了。这簪是席家祖传之物,盼盼极其珍爱,终日愁眉不展。
老夫妻俩一面好言劝女,一面叫人沿途寻觅,宝簪仍毫无踪影。这时有人提醒,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贴出告示:凡是得此簪者,赏白银500两。
一天,有位广东客商,肩驮一猿来东山,在紫金庵的墙上见这告示,自言自语地说:“不知何人有福拾得这宝簪?”说完进庵欣赏十八罗汉。肩上的猿却溜了下来,爬到院里树上戏耍,客商看完罗汉打一口哨,猿便迅速地返回,跳到主人肩上,并将一支簪给了主人。原来那天盼盼烧完香进入后园,头上的宝簪被一树杈钩住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客商接过宝簪立即来到席家。席老汉一见此簪,又见客商年纪轻倜倘风流,便问客商婚否。这客商当即跪在老汉面前说:“家中仅有自己,父母早亡,愿入赘为婿。”
席老汉满心欢喜,既得簪又得婿,于是择吉日完婚。席老汉请人操办酒宴。不料猿偷吃了厨房的东西,客商一气之下,将猿杀了。
喜宴结束,新郎步入洞房,盼盼羞涩地问簪是如何找到的。新郎一五一十地说了,还说我们的姻缘是猿和簪撮合的;女方媒人是簪,男方媒人是猿。盼盼听后便叫新郎将猿牵来,以谢大媒。新郎说猿已被杀。
盼盼听后顿时怒气满面,责骂客商丧天害理、忘恩负义,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是有‘猿’千里来相会,无‘猿’对面不相逢。”遂将客商赶出洞房。这门婚事便告吹了。
由于“猿”“缘”是谐音,“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是从中引申和演化出来的。
2、“破镜重圆”的由来
南北朝时,陈朝的徐德言娶了乐昌公主做妻子,两人感情颇深。隋文帝派兵南下,陈朝岌岌可危。徐德言对妻子说:“兵荒马乱,咱们可能被冲散。”说着,他拿出一面镜子,一破两半:“咱们一人拿一半,每年正月十五拿到街上卖。镜子破,价钱贵,人们一定会当做笑话传开去,我就好去找你了。”陈朝灭亡后,乐昌公主被隋朝大臣杨素掠去。元宵佳节到了,徐德言颠沛流离到长安,便在街头卖破镜。乐昌公主也按约派随身老仆到街寻访,果真与徐 德言相遇。拿出另半边镜子一合,严丝合缝,徐德言随即吟了一首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接到老仆带回来的诗,整天啼哭,杨素问明原委,也很感动,派人找来徐德言,让他们夫妻团圆了。
3、“两口子”的由来
夫妻称“两口子”由来于清朝干降年间。
当年,山东有一个叫张继贤的才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继贤与本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素箴相识,二人一见钟情,夜夜往来。
石万仓是个酗酒成性的家伙。一次,石万仓因饮酒过度、引起酒精中毒而身亡。石家人怀疑石万仓是被其妻曾素箴害死的,于是告到县衙门,说曾素箴因偷奸杀死亲夫。
县官接状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张继贤和曾素箴打入大牢,判为死罪,从县府押到京城。
一次,乾隆皇帝阅案,看到了张继贤的供状,见其文笔不凡,十分惊讶。于是,乾隆皇帝亲自到牢中去看望张继贤。在交谈中,乾隆皇帝确信张继贤是个才子,便有心救他。
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途经微山湖时,停留了几天。乾隆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后,便御批:将张继贤发配到卧虎口,将曾素箴发配到黑风口。
张继贤、曾素箴二人虽然双双冤入大牢,但是情却始终未断。这次获皇帝恩准发配到“两口”后,真是喜出望外,二人时常互往互来,甚是自由。他们这样来往于卧虎口与黑风口,被人们称为“两口子”。
后来,人们就把“两口子”衍指“夫妻俩”。
4、“太太”的由来
汉哀帝时,“太太”原为尊称老一辈的王室夫人。到后来,汉室又称皇太后为皇太太后。太太的称谓,汉代在贵族妇女中逐渐推广起来。明代时称太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凡士大夫妻,年来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属,中丞以上的官职才配称太太。清朝的人,则喜欢叫家庭主妇为太太,不过都以婢仆呼女主人的居多。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太太的称呼开始泛滥,从大帅到芝麻绿豆官,其眷属都可相称太太,官太太、经理太太、校长教授太太,到处都是,不过无形中多少还有些限制,至少是在有知识阶层之上。二十多年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港澳台和外籍华裔、侨胞的归乡入里,“太太”的称谓同小姐、先生一样又时髦起来,成为人们对朋友间已婚女子的敬称,而且从广泛性来说似乎已更少含有什么官职的味道,变得更平民化了。
5、“妻子”的由来
“妻”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称。《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后来,“妻”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
“妻”的别称很多。古代无论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称为“内子”,泛指妻妾为“内人”。妻还被称为“内助”,意为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人。“贤内助”成为好妻子的美称。旧时对别人谦称自己妻子为“拙内”、“贱内”。而在官职较高的阶层中对妻子的称呼却反映出等级制度来。如诸侯之妻称“小君”,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