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石狮日报8月29日讯(记者 周进文)微博控、微信控,这是一个信息快速更替的年代,人们的大脑稍稍反应缓慢一点,就会有种落伍的感觉。这不,火爆了才两三年光景的微博稍稍淡定一点后,腾讯旗下的一款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以及可以群聊的微信软件又迅速火起来了。
微信横空出世蹿红网络
2011年1月21日,腾讯推出即时通讯应用微信,该款软件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堪称中国2011年度最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从2011年1月诞生到年底,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其中2000万是活跃用户。商场里、校园里、马路上,拿着手机做“对讲机”的,很可能就是其中一个活跃用户。微信蹿红速度甚至超过新浪微博,业内已公认其为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产品之一。
微信软件在功能上有着独特的创新,让沟通变得轻松便捷,超低流量使得沟通成本降至最低,因此一经推出就迅速传播开来。有业内人士称,在微信如此迅猛的发展形势下,短信、飞信、彩信都将成为浮云。作为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以其独到的优势超越了传统的移动即时通信方式,这不足为奇。但近期有互联网行业专家预言说,不久的将来,诸如赶集网、58同城等网站,也都会成为微信的手下败将。
根据去年微信团队宣布的官方数据,在5000万的用户中有活跃用户2000万,而25-30岁用户估计超50%;主要分布在一线大城市,最多的用户职业是白领(超过24%)。iOS / Android / Symbian 平台上用户分别占 25%、 25%、 50%,而大部分微信用户都是从腾讯旗下各种产品过渡而来的。
千米之内结交合作伙伴
在微信出现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许多商家也都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来利用微信为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进行宣传推广。从事化妆品区域开发工作的陈先生就是一位成功运用微信营销的典范。
陈先生的工作职责是为公司产品联系地区代理商,连续数日没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喜欢用手机上网的他灵机一动,把微信的签名改成了公司的业务、地址和电话。陈先生说,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并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早上挂出的签名,当天就有3家公司通过微信与他联系。
“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微信‘查找附近的人’的范围是1000米,能看到我签名的都是1000米范围之内的人,我们距离很近,相约见面非常方便,不像以前,有时双方都要跑很远的路。”陈先生如是说。可喜的是,一周之后,通过双方的了解,陈先生真的与附近一家日化贸易公司达成合作,他笑称,没想到能这么快找到合作伙伴,靠的竟是微信。
或“找”或“拼”微信样样行
继前不久微信上兴起拼伞族、拼车族之后,越来越多的微信用户都开始利用LBS功能寻求方便,将“找”和“拼”发挥到了极致。
所谓“找”,即在1000米范围内寻求帮助。记者通过登录微信发现不少微信用户的签名内容为:“询问某某地哪里有酒店”、“某某路附近哪里有好餐厅”,等等。而范围内熟悉道路的用户看到这类签名,往往会热心解答,这样一来,求助者便可迅速获得帮助,比上网查找或问路更加省时省力。
“拼”就更加容易理解——“XX KTV大包缺人,想K歌的速来拼场”、“XX小区求合租,有阳台有空调”。毫无疑问,这种新的方式能够将有着相同目的的人迅速聚合到一起,通过财产均摊等方式满足共同的需求,比起在网站上发布和寻找信息来说,微信这一方式更加快捷,并且真实性更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