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记者从宣汉县文物管理所获悉,日前,宣汉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考察荔枝古道时,在位于该县红峰乡唐家坝一块普通的农田旁边矗立的约200吨巨石中,发现了一处保存相对完好的唐代佛龛。
据了解,该佛龛坐北朝南,开间1米5左右,进深1米2,高1米6,佛龛内有雕像9尊,其中佛像一尊、弟子像两尊、菩萨像两尊、天王像两尊、力士像两尊。雕像呈彩绘,布局严谨,立体感强,肌肉丰满,神形兼备,美仑美奂,虽历经1000多年的风雨剥蚀,佛像的成色及像体保存都比较完好。其中,在佛龛的右侧门楣内,有佛龛及佛像雕刻的年代及名称,由于岁月的洗礼,很多字迹已不能清晰辨认,但其中的年月却依然清晰。上面明显的写着:大唐天宝五年丙戌十月十三日。也就是唐代玄宗五年暨公元746年雕刻。
宣汉文管所工作人员对该处摩崖石刻进行考察后,立即向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发去了传真和相关资料,验证其确属唐代石刻。
“这座佛龛最让人惊讶的是时隔1000多年之后,佛像上的彩绘依然十分鲜艳。这种颜料是一种矿物质组成的,不同于现在的材料,所以它保存到现在都比较精美,不容易褪色。”据宣汉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袁书洪介绍,该唐代佛龛保存比较完整,雕刻比较精美,对于研究宣汉县唐代的民风民俗、佛教文化、雕刻艺术以及服饰文化都有重要的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