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经济概况

家乡区县: 广东省兴宁市

农业
历史上梅州经济以农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1986年开始实施治理水土流失和绿化荒山两大工程。至1998年,治理水土流失2500平方公里,基本消灭了荒山,森林覆盖率达71%,改善了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综合开发以种果为主的农业经济。大力扶持各种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以及各种经济联合体,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农业生产逐步从传统型农业向开发型农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转变。全市建有一批水果、茶叶、烤烟、竹木、禽畜、水产等商品生产基地,还兴建了小庄园28万户。水果生产快速发展,小庄园经济生机勃勃。1998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总产55.57万吨,其中柚类种植面积36万亩,总产达24.4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梅州已成为新兴的水果之乡。梅县金柚(沙田柚),大埔蜜柚、西岩茶,兴宁龙眼,五华荔枝,蕉岭、平远的金桔等,在全省、全国享有盛名,是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业
工业
梅州工业起源较早,从宋代开始,大埔就有陶瓷生产,五华的石业 和兴宁的纺织业也有悠久的历史,梅县的煤炭、平远的炼铁、丰顺的铅锌矿,也早已闻名遐迩。建国前,大部分是手工业作坊。主要行业有陶瓷、纺织、卷烟、采矿、冶炼等。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梅州形成全民、集体与个体企业、“三资”企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以开发资源为主,轻重结合,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并重的具有山区特色的工业体系。建材、卷烟、电子、矿冶、纺织、陶瓷、机械、电力、食品等行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金利来、银利来、绿丹兰、绅浪、佐田、天王表、明珠球阀等一批名牌产品逐渐进入国内外市场。兴宁“口得福”牌大颗粒味精,1986年10月获第十二届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五华“长乐烧”酒,1988年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平远30度“南台”酒同时获银奖;梅州制药厂的“羊城”牌双料喉风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兴宁生产的“明珠”牌球阀是部优产品,是中国“长征”火箭系列首选的球阀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欧美、中东、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市磁性材料厂是电子工业部生产磁性元件定点厂之一,该厂生产的冰箱门封塑胶套、磁性胶带等产品,性能和意大利同类产品相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商贸
随着工农业的持续全面发展,国内外贸易也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梅州市实施“希望在外”的发展战略,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梅州市目前经济的一大板块。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20家,合同外资金额 13.60亿美元,实际投资9.8亿美元。投资客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印尼、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涉及机械、电子、纺织、化工、建材、陶瓷、轻工等行业和“三高”农业,外贸出口逐年增加。梅州市有各类进出口企业54家,其中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18家。梅州市已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服装、陶瓷、松香、机电产品、文体用品、钟表、塑料制品等成为全市出口拳头产品。
交通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743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55.2公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广梅汕铁路全程474公里,梅州境内145公里。途经五华、兴宁、梅县、梅江区、丰顺。民航已开通的航线有梅县至广州、香港。

Mrkongqi(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