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外桃源、桃花源广场、桃花源森林公园景区、伏羲洞、酉州古城、二酉山等
六大部分组成,毗邻长江三峡、张家界、凤凰古城、梵净山等国内知名景区。集秦晋历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岩溶地质奇观于一体。距重庆主城340公里,湖南长沙430公里。有舟北机场、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等二级公路与外界相连,交通条件十分便捷。桃花源风景区与陶渊明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毫厘不爽,极其吻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亲笔题词“中国酉阳桃花源风景区”。是“远离尘世喧嚣、步入秦晋田园、探寻科学奥秘、回归绿色天堂”的绝佳运动、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
自然气候折叠编辑本段
酉阳自治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拔高差大,地形性气候独特,全年雨量充沛,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由海拔280米的沿河地区17℃递减到中山区(后坪乡)的11.8℃。月平均气温1月最冷为3.8℃,7月最高为24.5℃。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
旅游景区折叠编辑本段
桃花源规划面积200公顷,重庆阳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酉阳桃花源风景区分为古桃源区、新桃源区和森林区三部分,以大酉洞为中心,有松耸翠、石室藏书、飞泉洒玉、玉盘仙迹等大酉八景。
离酉阳县城不到500米,有一石灰岩溶洞,高、宽约30米。洞前的桃花溪水自洞内流出,清澈见底,哗哗地流入泉孔河。溪畔有一个四角木质小亭。传说是当年渔人问津之处,故名“问津亭”。仰视洞口高处,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马识途先生题写的“桃花源”三个大字。
高大雄伟的石牌坊上,镌刻着著名诗人流沙河题写的“时光隧道今通古,桑竹田园主娱宾”和“无影无踪渔郎路志,有根有据陶令文章”两幅楹联。逆桃花溪入洞,洞内钟乳倒挂,千姿百态,好似观音坐莲、燃灯古佛、宫庭玉灯、银山雪海、飞禽走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洞中滴水如珠、叮咚有声好似铜壶滴漏,在石钟和石鼓上轻叩,声音清脆悦耳,此乃洞中八景之一的“石鸣钟鼓”。洞中石壁石刻颇多,因年代久远,皆模糊难辨。惟洞尾左侧高处,古朴遒劲的“太古藏书”四个大字,清晰犹存。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直是游客心中世俗喧嚣之外的净土。全国各地自称"桃花源"的景区也很多,但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城北一华里处的桃花源不仅是通过国内外专家、学着从多方面进行考证后得出的,而且是还具有历史资料的记载。
历史文化折叠编辑本段
六百多年前,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桃花源记》,留下了一个令世人追逐的“世外桃源”。
酉阳桃花源景区大酉洞洞外桃林夹岸,落英缤纷,洞内土地平旷、阡陌纵横、良田美池、村落点布。有松峰耸翠、石室藏书、飞泉洒玉、玉盘仙迹、龟鹤遐龄、桃涧流红、机织烟霞等“桃源八景”。自古 “蛮不出洞、汉不入境”,令文人墨客神往,是休闲、体验、访古寻幽的绝佳去处。
明万历七年,东阁大学士文安之在为酉阳土司冉奇镳的《拥翠轩诗集》作的“序”中写道:“
酉富名胜……一为大酉洞,洞可数百武,划一门,旷然天际,得平衍地数十亩,精舍在焉,有小溪贯洞契而出。余语玉岑,广植桃花万株,使春风旖丽之余,桃花逐水趁流,以待问津者。”可见大酉洞桃花源在明代已具规模,且为酉阳州内之胜景。有诗云:“洞前流水渺漫漫,洞里桃花渐渐残。曼倩不来渔父去,道人闲依石栏杆。”
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载:“核其形,与渊明所记桃花源者,毫厘不爽。” 《四川省通志》记:“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之不在于此?”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地理、路线、景物、历史、距离、环境等六个方面论证,一致认为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原型。
旅游指南折叠编辑本段
位置 折叠
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景区交通 折叠
火车
乘坐火车在酉阳站下车,下车后可在站前广场乘坐到酉阳(桃花源)的中巴,票价:10.5元,耗时20钟。
自驾车
重庆到酉阳:G65(渝湘高速)直达,车程约3.5小时,途径南川、武隆、彭水,黔江等地。渝湘高速路坐拥景色醉人的“乌江画廊”、“郁江画廊”,如一条银灰色的纽带,“串”起石林、金佛山、仙女山、芙蓉洞、酉阳桃花源、边城、凤凰古城等著名景点。到达酉阳高速互通桃花源站下道,5分钟就能直达桃花源景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