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包括红岩村13 号、曾家岩50 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等。它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因业绩卓著,故设馆加以纪念。
10
本词条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红岩革命纪念馆
地理位置
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52号
开工时间
1955年
开放时间
1958年5月1日
馆名提名
董必武(1959)
称号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1简介
2历史背景
3馆内建设
4馆内藏品
5红岩精神
653个历史故事
7周边景点
8旅游交通指南
1 简介
2 历史背景
3 馆内建设
4 馆内藏品
5 红岩精神
5.1 红岩内涵
5.2 历史地位
5.3 现实意义
6 53个历史故事
7 周边景点
7.1 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
7.2 曾家岩50号
7.3 桂园景点
8 旅游交通指南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简介折叠编辑本段
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52号,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1955年在此筹建纪念馆,1958年5月1日对外开放。1959年董必武题写了馆名。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岩革命纪念馆
红岩革命纪念馆
该馆还管辖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中山四路64号重庆谈判暨《双十协定》签字处桂园、民生路240号《新华日报》营业部等多处革命遗址。常年对外开放,年平均观众80万人次以上,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大多数成员都先后参观该馆。
1991年4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参观红岩后,题词"发扬红岩精神,沿着了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 中国历史性纪念馆。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的革命活动而建。在重庆市嘉陵江右岸的红岩村。
1958年建馆。占地总面积 7438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351平方米。所属纪念地有:原中共中央南方局机关、八路军新四军重庆办事处红岩村13号,中共中央南方局办公处(俗称周公馆)曾家岩50号,中共代表团驻地中山三路263号,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会见各方面人士和国共两党签署《会谈纪要》的中山四路桂园,新华日报馆址化龙桥化龙新村76号,新华日报营业部民生路 208号等革命旧址。其中红岩村13号和曾家岩50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 922件。朱宣咸作品《红岩初夏》,By ZhuXuanxian
朱宣咸作品《红岩初夏》,By ZhuXuanxian
1970年在红岩村建立一个陈列室,通过中共代表团、南方局的革命文物、文献资料、历史图片500余件,系统展示1938年10月至1947年 3月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的历史活动、新华日报及中国南部广大区域内共产党各级组织的活动。 该馆年观众在65万人次以上。 馆内现有馆藏文物874件,重要历史资料(含历史文献、档案资料)1500余份,《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当年的报刊20余种844本(含合订本和少量影印本),当年新华日报馆、三联书店等报馆、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进步书籍1119册,历史图片2600余幅。 作为"红岩精神"发祥地的红岩纪念馆,正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陈列馆正在兴建中,努力把该馆建设成为设施先进、环境幽雅的全国一流水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参观旅游胜地。红岩革命纪念馆将以优质的服务,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参观者,把红岩精神传向四面八方。
红岩革命纪念馆于1999年3月动工修建,占地178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展厅面积4900平方米。馆名"红岩革命纪念馆"几个大字是1959年由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写的。
历史背景折叠编辑本段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作为中共代表的周恩来,以及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叶剑英、王若飞、邓颖超等同志也相继抵达,组成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当时的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都设在红岩村。1945年,毛泽东同志从延安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43天内,也住在红岩村13号。因此,当年的红岩村成了举世瞩目的政治活动中心。红岩革命纪念馆
红岩革命纪念馆
馆内建设折叠编辑本段
历经七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红岩魂陈列总馆展览制作进入倒计时阶段,各项调整布置工作将全面完成。红岩革命纪念馆
红岩革命纪念馆
各个小组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笔者在展厅看到,陈列制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图片资料上墙、雕塑进场等扫尾工作,以求最大限度的突出本次展厅设计制作的亮点和新增点。文物保管人员紧张有序的将各类文物摆放入柜,一批从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搜集来的文物资料将首次与观众见面。多媒体前技术人员对每台机器进行测试和调配,后勤物管人员对整个展厅的灯光照明及线路进行完善,陈列内容小组对展厅的陈列图片及中英文说明进行检查核对。据悉,展厅对外开放后将采取游客排队参观的形式,每批观众限定50人,均由工作人员带领进入参观区并在游客参观结束后,引导其离开展厅。联线将印制一批小图册在陈列馆内出售,图册主要介绍红岩魂图书及红岩魂巡展20周年的相关内容。
红岩魂陈列总馆将已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届时红岩联线将举办"巡展20周年纪念活动、红岩魂陈列馆开馆仪式暨图书《路在脚下》首发仪式"。红岩联线将向部分大学图书馆及各主城图书馆分别赠送《路在脚下》及红岩魂画册,并表彰巡展20周年十佳讲解员和十佳管理员。红岩联线内部杂也与大家见面。
馆内藏品折叠编辑本段
民革重庆市委"寻根溯源,继往开来"学习教育活动及捐赠仪式在特园康庄举行。民革重庆市委夏培度主委向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捐赠了"民革中央西南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一红岩革命纪念馆
红岩革命纪念馆
次委员会议"签到软缎原件及照片。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是我国多党合作历史的一个重要见证,签到软缎上的许多同志都是国家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中央领导人。红岩联线主任吴彦来在捐赠仪式上表示,这件珍贵的文物是红岩联线正式接管特园以来接受的第一件捐赠物品。代表着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对统战文化、统战历史的关心和重视。我们将不辱使命,管理好特园这座全国唯一的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充分发挥好统战教育基地在全国的示范带头作用,以推动统一战线事业和民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特园是民革的前身之一--"民联"的诞生地。捐赠仪式结束后,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市委主委夏培度,市委副主委冯文二、杨天怡、杨明副主委,解放前参加"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和民革的老同志及党员100余人参观了特园展览。
在藏品方面,还收藏有美术家朱宣咸作品《红松图》(中国画, 131×66cm, 1988年)等不少珍贵的美术作品。红岩革命纪念馆
红岩革命纪念馆
苏州连环画协会会长、知名藏书家姚嘉康,28日向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赠送了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周恩来在重庆》系列连环画。姚嘉康收藏连环画有20多年,其发起成立的苏州连环画协会现有近2万册连环画藏品。《周恩来在重庆》系列连环画共10册,讲述了周总理在重庆工作期间的小故事,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珍品。姚嘉康说,他自小喜欢画画,又特别崇拜周总理,所以一直很留心收藏周恩来系列的连环画。此次赠送的系列连环画都出自于绘画高手,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之前有很多地方博物馆想高价购买,但他觉得只有赠送给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最合适,因为这些书表现的就是周总理在重庆发生的故事。据悉,到目前为止,全国发行的关于周总理题材的连环画总共不到50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