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回族的馓子麻花

家乡区县: 城东区

馓子,是回族的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早在明代北京的回族就开始吃油炸馓子了,之后,回族聚居的甘肃、宁夏、云南等省都有吃馓子的习俗。

当回族亲友拜节时,要拿馓子送礼,家里来客时要端上馓子和盖碗茶招待,边吃边喝边聊天。回族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做工颇讲究,一般要在面粉里放入适量的矾、碱、盐溶液,并加入由红糖、蜂蜜花椒等原料煞成的水,再加进鸡蛋和香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放在盆中醒一会儿。当油锅热时,左手四指并拢,缠上面条几团,轻轻伸长套在筷子上下锅。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的回族做馓子时,把面搓成均匀的长绳状,对头折成两个来回成八股,用手将两头捏在一起,即可放入油锅内炸出。回民的馓子看上去很新鲜,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脆甜甜,让人回味无穷。1982年西北五省烹饪比赛表演时,宁夏回族的馓子色彩鲜艳夺目,味道芳香,轰动了西安。

回族的麻花,制作也很精细,品种多样,有蜜麻花和脆麻花两种。脆麻花又可分为三股麻花、绳子头麻花、大麻花、果料麻花、芝麻麻花芙蓉麻花等等。这些麻花的原料成分略有不同,但搓法多样,色鲜味美。

回族还用同样的原料制作出油酥花茧、油酥脆花,以及各种花花、油圈等等,入口脆酥,味道香甜。如今回族群众开设的馓麻花馆,门庭若市,供不应求。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和赞誉。

小女人(2014-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