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开创绵远,历史悠长,始建于1866年,经历了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历史时期。1866年(清、同治五年)12月,学校前身“文先书院”(只收男生)、“会英书院”(只收女生)建立于风景秀丽的毓璜顶东北坡。
两校是烟台1861年开埠后首创的新型学校,开设课程有:数学、格致、史地、化学、英语等学科,并辅之以“四书”,因系教会创办,开设“圣经”课。学校创办人为美国牧师,郭显德(Huntey Coybett)博士。
郭显德博士
烟台开埠后,国际贸易和翻译人才缺乏。经山东长老会差会和本地士绅集资,由1894年来烟的美国人韦丰年先生(George Cornwell)在毓璜顶西南坡兴建校舍,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校舍竣工,创办“毓璜顶英文学馆”以造就本埠英语商贸人才。
1909年英文学馆创办人兼校长韦丰年逝世,后由美国人毕维廉(Eilliam C.Booth.M.A.)先生继任校长。为扩建校舍,毕维廉发起募捐,1911年增筑校舍落成,为纪念创办人韦丰年先生,定名为“思韦堂”(现烟台警备区军人礼堂处)。毕接任校长后,改善课程,提高程度,学校声誉日高,学生有所增加。此时,学生注册人数增至185名,教员15人,多为外籍。英文馆, 各科皆用英文课本,学生英语程度甚高。
学校自1983年始,开设人民防空三防知识课,多次参加竞赛获奖,1993年被评为“山东省人民防空三防知识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重视现代电化教学和理化、生物课的实验课教学。先于1983年建起理化实验楼,后于1990年又建起五层4737平方米电教科技实验楼。1984年,全市普通中学第一个64个座位的“语音实验教室”,第一个计算机机房,安装完毕,投入教学。在初中一年,高中一年级开设计算机课,并对特长学生集中培训。在历届省、市、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和软件评选竞赛均名列前茅。1986年在北京参加全国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该校12岁的王鲁梅是参赛者年龄最小,为参赛者唯一获奖的女选手,方毅同志亲予授奖并加勉励。
自80年代初期,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各个学科等十几个类型的课外活动小组,常年参加活动的骨干学生有500人。学校把第二课堂活动列入课程表,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内容,定辅导教师,做到既有大面积普及训练又有竞赛提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搞小发明,小制作,小科技论文等科技活动,据83年统计,共制作各种作品1300多件,小论文51篇、多次在全国、省市竞赛参展中获奖。第二课堂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为促进,紧密结合、相得益彰。1981年初中三年级学生范红兵,1986年13岁的魏东分别考入山大,中国科技大少年班。1984年高一学生相锋在大型文学刊物《未来》第八期发表他独立创作的8万字中篇科幻小说《探险号》,85年保送南京大学。1985年1月该校初三学生王志敏、孙洪海、李宏军三人参加省教育厅等四单位举行的《飞向明天》知识竞赛、通过予赛、复赛、决赛获得第二名。1983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青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学生文体活动十分活跃。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齐备,400米跑道的绿茵操场业已完成。塑胶跑道
每年春季于烟台市莱山区体育公园举行田径运动会。自1978年以来,校体育代表队在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和篮、足、手、乒乓球、棋类、航模、海模等国家、省、市各级比赛中,均获得领先名次。1986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该校侯丽丽,罗吉成两同学,代表山东省代表队参赛,分别获女子标枪,和三级跳远第一名,罗吉成还参加4×400米接力第一名,获得了三枚金牌,破四项全国纪录。该校是山东省篮球传统项目和高水平运动学校。从1978年到现在先后向国家、省、高校和部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84人。学校每年五月举行校园艺术周,师生同台演出精彩文艺节目,同时举办书法,绘画展览。多次在省、市文艺会演中获奖。
1995年校舍改建第一期工程全部完成,现学校占地面积60.31亩,总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改建了原“思郭堂”和“维廉楼”为教师办公楼和综合办公楼、初中教学楼和高中逸夫教学楼,共六项工程。(4210平方米的高中教学楼为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资建成)。电教,理化、生物等实验设备已达部颁一类标准,可按二人一组开足实验课。图书馆藏书10万册。筹建学校体育馆。体育馆
1996年全校有初、高中在校生3200人,51个教学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历年被评为烟台市“精神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烟台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87年被评为烟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1992年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1996年学校载入《全国重点中学通览》第一卷。
烟台二中以崭新的形象昂首于中国名校之林,并以坚定的步伐大踏步前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