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十大名人——方志敏

家乡区县: 南昌市南昌县

方志敏,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0。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0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0闽浙赣省委-。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方志敏[1]潜回赣东北,恢复0基层组织,组织农民武装。次年1月领导弋阳、横峰起义,进行游击战争,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0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历任0江西省委-,信江、赣东北省和闽浙赣省苏维埃0主席,红十军代理政治委员、赣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曾当选为0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并获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予的红旗章。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与刘畴西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手表和一支钢笔,只有两个铜板。敌兵不相信,堂堂0领导,竟如此穷酸。正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等文章。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被五花大绑、英勇就义,当时才36周岁。  1935年8月6日以叛国罪于南昌被处决。遗骨现安葬于南昌市郊梅岭。  《可爱的中国》节选改编后被选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三单元第一课。  《清贫》被选入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一课和冀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二十三课。

余国(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