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艺系列

家乡区县: 陕西省黄陵县

万佛洞
山城以西约40公里的双龙镇峪村西头山坳的石崖上有座万佛洞,又名万佛寺。相传是北宋绍圣元年簏洲介端率其全家历时22年建的。寺院依山石而筑,四周翠柏环绕,脚下沮水潺潺而过,石阶青苔如毡,洞口为三开间的檐廊,内接石洞,立四根把角石柱,窟檐为仿木构建卒筑。寺院并不大,却很幽静。站在山下是发现不了翠柏丛中还有寺院的。小时侯每到过年一些大人都会拿着自己舍不得吃的白面馍馍和点心带着自己的儿女去那烧香拜佛,希望神能赐福与他们。父亲每到年三十都提着灯笼去祖父的坟地,但从不带我去那。看着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伙伴跟在大人们的屁股后面得意洋洋的样子很是妒忌。终于有一个正月比我大几岁的五叔叫我跟他们一起去。那种兴奋和惧怕是无一言表。
那是儿时心里一个神秘的地方。
十来里的路好象走了很长时间。冬天的山野萧瑟浑朴,上山的小路两边野生荆棘丛生,枝条干涩,枯草灰土土的。偶尔也有一两块奇石,就象课文里讲的黄山上的石头缝隙里长出一棵棵翠柏来,今天也算领会了,当然,小巧了许多。进入翠柏群心里开始砰砰直跳,拽着五叔的衣角不停的往前趴。寺院是个啥模样也没看清楚,稀里糊涂的跟着他们进了洞。五叔他们把拿来的好吃的放在香案上,焚香叩首作揖,口里念念有词。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一招一式的做。偷偷地抬起头,中间几尊高大的佛像慈眉善目的,有一两尊头顶上还顶着红绸子。后来五叔说那是许愿的人应验以后还的愿。五叔他们点起火把领着我们看洞的左壁,后壁、右壁,刚一会,不知道谁不小心摔倒了,“妈呀”一声,大家吓的魂飞魄散,连哭带喊的跑出洞。我藏在洞口的老柏树后面,紧紧抱住树干抖动不已。五叔他们静下心来想起没看见我,又折回来。他们看见我失魂未定的样子,说;寺院东边有个神水泉,喝了那的水就会把魂招回来。
神水泉是在个洋面的山坳里,神水是石崖渗出来的。石崖上青苔毛茸茸绿莹莹的,神水顺着冰拄一滴一滴掉下来,摔在下面的水潭发出清脆的响声,很有节奏感。水溢出来,蔓延到泉外的坡洼上,冰封的杂草丛冢偶尔闪耀着绿意,一些善男信女留在草枝上的红布条随风摆动,枯萎的冬天似乎在着这有了鲜亮的生命。五叔用拿来的器皿接了一点神水让我喝下,脸上宽慰了许多。他们也把自己带来的红布条绑在草枝上,一脸的虔诚。我没有带盛神水的器皿,就砸了很大的一块冰抱在怀里,欣然下山了。
随时间的流失,山里人对佛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的理解。不管是虔诚的信徒还是游览观光的游客山里人都会欣然迎来送往,偶尔也出现几个外国友人。民间艺人对寺院也几经修复,却从没有修复石窟内。山里人潜意识里开始保护文物,知道了石窟文化、佛文化。
佛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根据史料记载,考古研究发现,以及佛经古书中的论点,佛家文化的起源地在中国,时间大约是在三皇之后,五帝之前。三皇后期有一位伟大的圣人诞生了,他就是古婆娑教主青灯古佛。青灯古佛在中国终南山(昆仑)修成正道,他是佛典与史书记载中最早弘扬佛法的修行人,在当时已经有很深的文化根基,有大量的修行人和居士跟随他修行佛法。据后学之人释性修多年参悟佛理,考证佛典推断中国佛教文化兴盛时期应该是在青灯古佛时期,比现在沿用佛历提前约6—7千年。在佛历产生之后经中国的修行人与印度的沙门互相传学发展(通过丝绸之路,瓷器之路),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把佛法创造性的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经考证,流传下来破落不全的中国古经与历史上多位古德高僧由中国带到印度与之相互交流的经书基本一致)。中国石窟大约始凿于公元3世纪,盛行于5-----8世纪。三大石窟中的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据今约1500多年始凿于公元460年、河南洛阳的龙们石窟始凿于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 甘肃的敦煌石窟始凿于前秦符建二年(公元336年)据今1600多年。不管是前秦凿的还是北宋建的、印度的石雕佛还是敦煌的泥塑佛、石窟还是寺院、壁画还是檐廊、这些集建筑、雕塑、绘画三围一体的立体艺术向人们传播一种文化,一种佛的文化,一种东西方的宗教文化,一种人类文明的传承文化。
双龙万佛洞没有青灯古佛的历史,没有释迦牟尼的鼎盛,亦没有三大石窟的艺术造诣与宏伟的规模,却与川道的山山水水历尽风风雨雨。千百年的沧桑裸露也使它们的圆润肌肤渐遭风化腐蚀,阅尽人间寒暑冷暖的面相始终温柔、亲切、慈眉善目,让每一个注视她的人为之倾倒、为之感动、为之流连……
石窟里露胸裸足踏莲花的释迦牟尼、左手持钵胸做“疗病印”的药师立佛、千手观音、五百罗汉依旧披红挂绿,供品丰盛,紫烟萦绕,神水泉的草丛里零星的红布片依然摇曳。就这样寺院的紫荆花开了,又枯萎了;山洼上的山桃树挂青果了,又熟落了;石崖上的青苔堆积越来越厚实了,色彩班驳。又见雪花飘零了,有生命的东西都藏起来,惟有翠柏依旧翠绿可人,一动不动;就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石窟里佛的面相依旧。

刘美玲(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