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的眼睛

家乡区县: 扬州市邗江区

“烟花三月下扬州”,大概每一个非扬州人都是从李白的这千古丽句中想象扬州的美丽的,“烟花三月”,怎么读怎么上口,“扬州”,怎么听怎么生动,仿佛只有扬州才配得上烟花三月的盛景,仿佛烟花三月只能形容扬州。

天生丽质的扬州、清新自然的扬州、旖旎芳菲的扬州、温情的扬州、女性的扬州。

但扬州不幸,它早早就面对贪婪。

它首先让一个名叫杨广的帝王垂涎三尺,据说他梦到了琼花。琼花,玉一般的洁美,诗一样的鲜润,云一样地飘逸,画图难足。骑马太累,乘车太颠,坐轿太闷,于是他下令开凿一条大运河直通扬州,很快,巨大的龙舟在两岸垂柳依依中驶进历史的视野,杨广兴致勃勃来到了扬州,他没有必要在乎沿途的叫苦不迭。让炎黄子孙自豪且惊叹的大运河,让中小学生津津乐道世界第一的大运河,让历史学家赞美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大运河,其初始动机之一竟也如此单纯——看花方便!只有中国统治者才有这样的广阔胸怀,只有擅长集中人力物力干大事的中国才能顺利完成这样的一拍脑袋就定下的浩大工程。“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人皮日休把开凿大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当然前提是没有龙舟游玩之事。大运河在客观上带来的南北交通之便和民族自豪感,让人真想长叹一声:多亏了杨主席啊。

 

杨广醉生梦死尽情享受美景美食美女,最后被部下勒死在扬州,从此之后,扬州总好像有一点浮华、金粉的味道,虽然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唐代名城。

每一个扬州人都会向往唐朝,那时的扬州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和旅游大都会。它拥有长江、运河以及陆地交通的便利,拥有发达的手工业与农业,那时的扬州,外商云集,巨贾遍地,小巷酒旗招展,长街车水马龙,亭台楼阁层层密密,轻歌艳舞日日不绝,白昼喧嚣热烈,夜晚流光溢彩。“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到扬州干什么去?花钱去!享乐去!扬州成了一个销金窟,不管你有多少钱。“到了长安才知道官小,到了扬州才知道钱少”,唐朝人会不会这样说?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扬州有了诗人杜牧。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寒山寺不朽,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使西湖有了西子湖的美誉,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使杏花村酒香飘千年……同样的道理,假如没有李白,没有杜牧,扬州还是我们心目中的扬州吗?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姜夔把杜牧与扬州理解得透彻极了——杜牧三生有幸来到扬州,扬州有幸拥有了杜牧。写扬州,写扬州的月夜,有几人能超过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几乎把扬州的柔媚写到了极点。青山绿水,气爽草绿,水光迷茫,月色清亮,美丽的女子伴着悠扬的箫声。这首写给扬州朋友的小诗,绮丽多情,有怀恋有调侃,扬州的美自不待言,美的内涵都心知肚明,很能让一些男人会心一笑,艳羡之或向往之。二十四桥是虚指,代指扬州的桥;从此二十四桥就成了扬州的名片,二十四桥明月夜就成了扬州最美的风采、最美的想象。

杜牧是名门贵族之后、少年才子,二十三岁就写出《阿房宫赋》,让我等羡慕得要命嫉妒得要死。但他仕途不平一直做着小官,几乎有十年,他蹉跎失意在扬州,迷醉于青楼歌妓与山水明月中。“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他的忧郁就常常融化在茶清酒浓女子香艳里。不错,他在扬州写得最好的诗都是关于女人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是,《赠别二首》也是——“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他在离别扬州去长安赴任监察御使时,写给心爱的年青妓女,你能说杜牧无情吗?你能相信杜牧重情吗?他不会留恋太久,也不会有地久天长的想法。有《遣怀》为证:“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蠃得青楼薄幸名。”

他是在忏悔还是在自得?十年荒唐的扬州生活如梦一般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得到,就落了个花花公子的坏名。当一个人自称花花公子时,你还能说什么呢。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扬州的自怜,“春风十里扬州路”是扬州的自称。扬州一直感谢杜牧,岂不知,杜牧玩弄了扬州。他渴望的是经营天下,他爱的是长安仕途,他从来没有爱过扬州,甚至连扬州的女人也没有真心爱过,虽然他诗句让扬州至今天还能得到巨大的旅游效益。又是一个想不到!正如当时想不到大运河会带来南北交通之便与后人的自豪。

徐凝到扬州来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青出于蓝!总以为写扬州明月是杜牧的专利,没想到竟还能有人从容落笔,还能达到同样高的水平。天下明月之夜的美丽,扬州竟然占了三分之二!好一个吹牛大王,吹得文采飞扬,让人只能笑笑。可是,诗的前二句是“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说了半天,他回忆的是女人,他的扬州还是歌妓文化的扬州。

直到今天,说起扬州,说起“二分明月”、“廿四桥”、“春风十里”,总让人想到一点原始的色情。

这不怪扬州,它本身是无辜的。

何香凝写牡丹:“冰清玉洁石做家,枝清叶净去繁华。只因错种朱门下,却被人称富贵花。”这一首诗曾让我一下子改变了对牡丹的偏见。扬州也是,它错识杜牧错识徐凝,才让扬州与美女、艳情联系在一起。

也许有人反对:如同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美女子,突然由于某导演的发现而扬名,成了贵人追捧的对象,你说,此女子是感激还是困惑?

这恐怕也是扬州文化的困惑,如果扬州没有堕落的话。

扬州还有更大的困惑,那就是瘦西湖的白塔。当年阴险的乾隆皇帝来到这里说了一句:此处很像北京的北海园林,就是少了一座白塔。富甲天下的扬州盐商为了讨好皇帝,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连夜造白塔一座,乾隆担心他们钱多会危及政权,立刻把扬州商人们整得家破人亡,扬州经济再次陷入萧条。

我终于来到了瘦西湖,我注视着白塔的阴影,我彻底明白了:金钱万能也比专制独裁好,金钱万能最起码还有游戏规则。比尔·盖茨不会担心因财富招灾,外国企业家的地位远高于行政干部,但中国不是。扬州商人知道自己的财富没有法律保障,也知道人治是靠不住的,但他们不讨好官员与君主又能做什么呢。“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梭罗),瘦西湖是扬州的眼睛,假如没有瘦西湖,扬州的神韵、灵性会减少、黯淡多少?但这美丽的眼睛也曾被权势之塔的狰狞吓坏了。五亭桥无声,冷月也无声。

又是深秋将尽的时节,扬州真如杜牧所言:草木不凋。湖边鲜花开放,红豆正艳艳地耀眼。此物最相思,扬州应该带给我们怎样的思念?

说到底,我最喜欢的有关扬州的诗还是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美丽清新,深情依依。我不知道孟浩然读此诗的感受,而我多么希望也有人送我这样的美诗。耳边又响起吴涤清的《烟花三月》: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

下扬州。……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

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

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这首歌很平等,也很温暖,我喜欢这样的扬州。

洗尽低俗华艳,剥去权势外衣,扬州还是秀美的扬州、真情的扬州。扬州的眼神应该是明净的。

扬州,我可以向你凝视吗?

阴天在角落听歌(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