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年间,酂县城里有一位才子邱生,家有母亲和妻子3人。婆媳辛勤耕织,邱生埋头苦读,面壁十年,只修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一腹锦绣文章。邱生早已踌躇满志,成竹在胸:有朝一日,定施展才华,定国安邦,造福于人。这一年朝廷开科选贤,邱生便千里迢迢奔赴京城。考场上,邱生真是妙笔生花,应付自如,三篇文章一挥而就。走出考场,邱生更是春风得意。他滞留京城,坐等金榜题名,便可蟒袍玉带,荣归故里。 主考官为当朝丞相萧何。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常以为自己是天下奇才,英明盖世。今替国家选择栋梁,定以才论人,无愧汉室。他连续阅卷数篇,都觉文采一般。当拿起邱生文章,抬眼细看,只觉得如行云流水,锦华满篇,不由得陡然一惊。再看卷头的一首律诗:“身居穷乡僻壤中,吞吐天地志生平。良骥得鞯千里走,鸿鹄乘风万里行。三韬六略胜乐毅,治国安邦盖管仲。雄鸡啼破晨前雾,红日一轮照苍穹。”细琢磨,更觉出手不凡,令他震颤不已。萧何看完邱生试卷后伏案深思:该生文才出众,我恨不如他。如若招取邱生,有口皆碑是他,众人便不再传扬我萧何了。他由嫉生怒,一狠心将邱生的试卷付之一炬。
再说呆在京城的邱生,望眼欲穿的盼望出示金榜。不几日,金榜揭晓,邱生连看三遍都无他的名字,便知自己名落孙山,连声叹气不止。他深知是萧何弄权,嫉贤妒能,但又束手无策,只有含泪扫
兴而归。回到家中,邱生一连仰天长叹数声。为防外界干扰,邱生决心筑台造律,誓杀萧何。 邱生天下奇才,名富古城。人们见他苦苦筑台,虽不知其意,但都来相助。花开花落,转眼又是一年,一座高大的平台筑成。邱生怕自己日久思变,心猿意马,便在台上盖间小屋,四壁无门,仅留一个送饭取明的小窗口。从此身居斗室,晚上思索,白天写作。含辛茹苦,造律不止,《治汉律典》上卷终成。
一日,邱生的妻子去造律台送饭,路经桃园,见鲜红的桃子挂满枝头。多情的妻子灵机一动:夫君他独困小屋,经常废寝忘食,何不摘个桃子让他尝尝,也好让他知道又到麦忙五月。遂顺手摘了一个桃子揣在怀里。到了造律台,丈夫吃完饭,她把桃子递过去。邱生接住桃子,忙问:“桃从何来?”贤妻说了实话。邱生大惊,责问妻子“你知罪吗?”为了安慰夫君,妻子答道:“知罪。”“好,你犯律了。偷盗者,知罪:将削去一手。”尽管邱生看到窗外的妻子已站立不稳,但他仍然接着说:“我是造律者,律人必律已。你是我的贤妻,你能明白我的心迹,定能帮我完成大业。请你自断一手,去吧!”从此以后,一只手的妻子再也无法给丈夫送饭。这个爬高下低的苦差,便落到邱生年迈的母亲身上。
转眼又是半年,红桃早去,白雪又来,整个造律台在白雪覆盖之下。邱母又走出家门,踏着白雪给儿子送饭来了。她一手攥着树枝,一手提着饭篮,好久才爬到造律台上,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当她走到窗前,一不小心,身子一歪倒在地上。挣扎几次仍站立不起,只好顺势在雪地上跪着喘息。恰在此时,全部完成《治汉律典》的邱
生,长舒一口气走到窗前。邱生见母亲跪在雪地上,不禁隔窗连喊数声,待母亲站起,他连忙隔窗跪着母亲,痛苦着说:“娘,儿女使父母乱伦到跪地警子,天理不容,当死。娘,儿触犯自编的《治汉律典》,末日到了,但儿已把《治汉律典》上、下两卷全部写完,死而无憾了。娘,儿死后,您把《治汉律典》上卷拿到京城去卖,需得5000两银子。下卷与儿陪葬,如有客家要买,需银5万两。娘,只要能成全儿的遗愿,儿死也瞑目了,请您恕儿不能行孝了。”说毕,遂用削竹刻刀当胸刺去,倒地身亡。邱母哭得死去活来,但也无济于事,只好同乡邻一起把儿尸体就地埋葬在造律台上。邱母安顿好儿媳,便按儿子的遗嘱,沿途乞讨,直奔京城。
再说萧何,白把邱生的文章付之一炬后,转瞬问已过几年。一日朝毕,回府的路上见许多人聚在一起,个个脸上露出惊叹之色。萧何为了摸清事情端倪,差人前去打探,得知是一个乡间老妪欲卖一本《治汉律典》,要价银5000两。萧何更感奇怪,竞亲自拨开围观的人群,走到邱母跟前,拿起《律典》细看。他看了几页,便大惊失色,欣然许下5000两纹银,买下《治汉律典》,并带邱母一同回府。
萧何细阅《律典》,知有下卷,便传唤邱母。邱母说,《律典》下卷已与儿子陪葬,再高的价钱也不能掘墓卖书。萧何为求得全册律典,便差亲信二人,连夜前往邯城,偷掘盗墓。亲信二人从邱生墓中盗出《律典》下卷交与萧何。萧何为早受皇封,当即将《治汉律典》全册呈给皇上。汉帝刘邦展卷,不禁拍案叫绝:“吾汉室正缺律典,真是雪中送炭。有此律典,汉室江山不愁永存。”刘邦喜不自胜,又
连翻数章,忽发现最后一款明刻:“私盗葬物,大伤朝廷风化,当斩。”刘邦为了《治汉律典》的实施,为了汉室江山,只得忍痛杀了等待封赐的萧何。
从此以后,“邱生造律萧何犯,不斩萧何律不全”的故事便流传开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