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榜舍龟

家乡区县: 福建省南安市

 永春榜舍龟是一种用糯米、绿豆、白糖等精心制作,形状似龟的传统名牌食品。它已有200多年历史,历来博得人们的喜爱,可与泉州豆莎饼,晋江石狮甜稞媲美。永春城乡人大凡宴请宾客,都在上完汤菜之后,捧出一盘叠得满满的榜舍龟,配上花生汤或白术耳汤、水果罐头,以这一甜食作为筵席的压底。

现时,永春城乡,不论单位或私人,大凡宴请宾客,大都在上完汤菜之后,要捧出一盘叠得满满的榜舍龟,配上花生汤或白术耳汤、水果罐头,以这一甜食作为筵席的压底。宾客吃上那风味独具、甜嫩鲜爽的榜舍龟,不论本地或外地人,无不欢笑称赞。旅居海外的永春华侨、港澳同胞,每每返抵桑梓探亲访友,也总要饱尝一下这异乡难觅的美食。有的临走前,还要捎上一袋,让没回来的亲友,也分享一下家乡的风味。定居于马来西亚、印尼一些城镇的永春人,还带去榜舍龟的制法,在那里做出这种食品应市,至今仍然倍受当地人的欢迎。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上旬,莅临永春视察小水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李鹏、杨德中等,在与县领导人共进早餐、吃到榜舍龟时,很感兴趣地问了这种糯米食品的名称、制作方法,并赞尝它香甜可口,富有地方特色。

然而,外地来永春的宾客,当问起这一名食的名称、来历时,永春人不论用闽南话或普通话,一下子都很难介绍得让人一清二楚。这里的难处就在于这糯米食品,为什么叫"龟",而龟字之前,为何又冠之以"榜舍"二字?

要回答这一问题,得先从"龟"字说起了。本来,龟是一种腹背有硬甲、头尾和四肢均能缩入甲壳内的爬行动物。龟的寿命极长,有的可活上三四百年,所以,有龟年鹤寿之语闽南方言中,还以"老龟精"来形容处事老练的人。很早很早以前,闽南一带,就有个习俗,自家或亲友中有人上了诸如五十、六十、七十之龄的,在做生日、祝长寿中,都要备有一种糯米做的食品,以祈延年益寿。这种食品是把糯米磨成米浆,拧干后,捏成又软又韧的块团为皮,用煮熟的豆类压碎,拌入糖(或盐、胡椒粉)作为馅,包起来,垫以竹叶,放入蒸笼蒸熟做成的。它的形状酷似龟,有的还用陶瓷烧制的、镌上龟甲图案或"寿"字的模具,印在糯米龟皮上,以此象征上"十"的人,必享有龟一样的高龄。所以,人们就把这种食品,取名为"寿龟"或简称为"龟"。后来,这种龟还推衍到用于祭祖、敬神、婚喜中去。

洪振义(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