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Digital Technology)一词,翻译过来即数据科技,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新词,但它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阿里研究院最近写的一本书《互联网 :从IT到DT》,阿里作为国内IT技术的引领者,其技术定论不可轻视。
我们先撇开DT不说,我们先来看一看IT。
从1936年图灵机的发明,到1945年冯.诺依曼机的出现,这些都是计算机发展的基石,甚至于往后各种大型、小型计算机的诞生,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都不是IT。真正IT技术的开始应该是万维网的发明,这标志着信息进入了互联的时代。
国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比国外稍微的晚了那么几年,但其发展势头远非其他国家能比。1997年,中国只有60万网民,而现在已经超过了6亿,其增长速度可见一斑。可以说,如今互联网已经影响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这是一个IT时代,对于这个定论,或许大部分人都不会反对。但是有一天,有人突然对你说:人类正在从IT时代步入到DT时代(数据科技时代),我们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数据科技时代?
为何这么突然?
这并不突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有预见性!
DT时代来临:变革在悄然发生
数据科学家一词,最早是在2009年被提出来的。当然,它的提出并不是一个轰动性的事件,甚至还有很多人并不赞成突然出现这一科学分支。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有人在腾讯科技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数据科学家可能成为2015年最热门职业》,我们暂且不去评论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但是它已经给出了一个信息:数据,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
如今,在各大招聘网站,我们可以随意搜索一下“数据挖掘”,各大公司针对于这个岗位的需求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同样,通过各个招聘网站平台等,我们可以发现不断有新的职位名称被创新出来,如数据工程师、数据分析工程师、Hadoop工程师等等。
数据挖掘工程师这个岗位或许早就有了,那么大数据挖掘工程师呢?一字之差,蕴含的意义却相隔千里。或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从程序猿、攻城狮的角度看到的,这并不能代表宇宙大众的意思。好吧,我们换个思路来思考这个问题。不过咱还是接着说招聘,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大数据时代招聘模式的文章,分析了一下招聘网站到底“懂不懂”我们(求职者)需要什么。
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打开了一个招聘网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我们想要投递的职位;我们打开一个电影,侧栏显示的是一个个相关的电影,要么恰巧是同类型的,要么恰巧是同一个演员的电影;我们在网上购物,底栏显示的恰巧是你需要的东西。好吧,不止如此,我们看文章、搜索问题、网上预约旅行甚至是看新闻,总是会在一些不经意的角落里发现我们刚好需要的信息。好巧。
这并不是巧合,个性化定制已经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暂且不去考虑这个个性到底有多个性,不可否认的是,与传统的信息展现来对比,它的确是起作用了。
是的,我们猛然发现:人,作为一个在互联网上主动寻求信息的主体,已经开始变得“被动”起来了。曾几何时,信息已经开始变得如此“主动”,但是,这一切让我们感到又是那么自然。究其所因,其背后的数据是“罪魁祸首”。是的,数据把我们“出卖”了。
我突然想到了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一个事,出于某种原因,我需要一批小企业、小公司的联系方式。按照我们传统的做法,肯定是找相关领域的人,依赖其关系脉络,拿到这一批联系方式。但是我突然发现,我们在相关领域并没有熟识的朋友,或者说即使有,也不可能拿到足够的联系信息。
我以智联招聘为源头,使用爬虫、网页信息提取、数据分析挖掘等相关技术拿到了一批数据——近3000多个企业邮箱。风过留痕,雁过留声,如今是一个互联网“横行”的时代,只要是个行为实体,总是会在互联网上留下足迹的。
这次的事让我再一次感叹互联网信息量的浩瀚、伟大。信息技术“沧海桑田”般的快速变迁,十几年积累的底蕴,互联网上蕴含信息就如同一座巨大的金山。“卑微”如斯的人都能从中“窃取”一份小小的财富,那么浩瀚地球中的其他万千大众呢?数据竟然已经变得如此有用,数据的影响力竟然强大如斯!这一切的变化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是那么的悄无声息。
或许,真如马云所言: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