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 文化二

家乡区县: 范县

濮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濮阳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缩影。濮阳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人们常说的:民国历史看南京,元、明、清历史看北京,汉、唐历史看西安,上古历史看濮阳。足见其在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对于民族文化的发育,濮阳曾起过功不可没的巨大作用。厚重的濮阳历史文化濮阳历史文化的厚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二是积淀深厚。历史悠久。从考古发现方面说,可以追溯到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在濮阳县城西南隅西水坡发掘出的仰韶文化时期三组蚌砌龙虎图案。一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虎图案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摆,四肢交替,如行走状,形下山之锰虎。墓主人的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目前在全国考古发现的龙图案中年代最早,据科学测定在距今6460年前,故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濮阳“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龙的起源与研究中国古代史、美学史、宗教史、天文历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古学家邹衡曾题词:“华夏文明,渊源有白,龙虎俱在,铁证如山”,对此作了高度评价。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龙在古代是美好和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兴盛和发达、吉祥和幸运,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因此,人们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称为龙文化,龙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颛顼、帝喾是上古“五帝中的二帝”。早在4400年前,二帝继黄帝轩辕氏之后,相继而立于帝丘(今濮阳市),为华夏之祖先。颛顼是黄帝之孙,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颛顼之族侄,尧之父,成汤之十五代祖。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颛顼的生日。现如今,每年的这一天,方圆百里的群众都要来这里赶庙会,祭二帝。2000年10月,二帝陵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幸福的牛奶咖啡(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