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连绵不断,每一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历史遗存,且有史可考,有物可证,有城可观、有事可说,有诗可吟,有戏可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点是:古城与新市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相映生辉。其精华之处在于气势恢宏的澶州古城城墙和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街区。澶州古城,始建于五代,城墙南直北拱,呈卧虎状,故称“卧虎城”。其周长一万二千米,占地二十一平方公里。现在城墙虽已断壁残垣,却连亘不断。濮阳老城仍保持着澶州古城格局。城中历史街区约2.8平方公里,街道纵横成棋盘式,青石板铺路。两侧民居、店铺,青砖黛瓦,飞檐挑角,雕梁画栋、多为歇山式建筑。板搭门环环相扣,3砖木雕栩栩如生,独具明清风韵。六百居香肠、王五辈壮馍等百年老店鳞次栉比,八都牌坊、天主教堂、中心阁、回銮碑挺立其间,更显古色古香,平添几分历史沧桑。居于十字街中心的明代四牌楼庄重古朴,四面分悬“颛顼遗都”、“澶渊旧郡”、“河朔保障”和“北门锁钥”四块匾额,堪为这座名城历史地位的千古题照。而在城西南隅出土的“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龙”出土牌坊及巨型“中华龙碑”则是中华民族发祥地的象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像几千年上下贯通的血脉可触可摸:传说中的上古“颛顼遗都”和二帝陵,六千多年前的西水坡遗址,春秋时期的卫都高城遗址、戚城遗址,五代时期的澶州遗址和明清古城,几千年连续不断,又息息相关,而子路墓祠、回銮碑、唐兀公碑、仓顿陵、普照寺、单拐革命旧址、刘邓大军渡河处等,星罗棋布,闪烁在濮阳历史的星空„„每一处都是一部厚重的史书、一幅壮丽的画卷。发生在这里的晋楚城濮之战、齐魏马陵之战、晋郑铁丘之战、三国濮阳之战、宋辽澶渊之盟又何尝不是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史剧!在这里生长的吴起、商鞅、吕不韦、僧一行等灿若群星的历史文化名人,老树生花的戏曲杂技、丰富多彩的舞龙秧歌和各种工艺品等传统文化又为濮阳锦上添花。据此,我们可见濮阳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之一斑。荣誉称号中华龙乡1988国家卫生城市1995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1996全国无烟草广告城市1997.04国家园林城市1999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1999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0.12.28全国城乡绿化一体化试点市2001.0616国际花园城市铜奖2002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2.01.0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