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卿竹编罩

家乡区县: 福建省南安市

福建省安溪县以茶扬名,素有“中国茶都”之美誉,这里的“铁观音”香飘海内外。同时,安溪县又是我国著名的“藤铁工艺之乡”,这里的藤铁工艺品远销欧美。近日,当记者来到距离安溪县城近60公里的尚卿乡尤俊村时,仿佛置身于一个藤铁工艺品的“王国”,沿路而立的竹藤、铁藤工艺品企业比比皆是,工艺品加工点遍布乡村,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地忙着打样、编织、上漆、烘干、装箱,巧夺天工的藤铁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据介绍,近几年来,当地工艺品出口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工艺产业已成为安溪县出口创汇数额最大、扩大外贸出口最有潜力和最具经济增长活力的特色产业之一,是继茶产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经济支柱产业。

历程:从“竹编村”到“中国藤铁工艺之乡”

工艺产业在安溪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1972年,尚卿乡知识青年陈清河,回乡创办了福建省第一家工艺企业——安溪县尚卿竹编工艺厂,利用本地生产的竹子、山藤、芒心等原料生产热水瓶外壳、茶篓等工艺品,销往当地及周边的南安和泉州等地。小小的竹藤经过加工后变成了粗犷大方、山野田园气息浓厚的手工艺品,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逐渐成为当地不同凡响的出口创汇产品。

改革开放以后,外资进入了安溪县竹藤加工市场。1984年当地第一家合资企业——福建省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成立,其产品畅销海外。随着该公司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培养出一大批行业精英,竹藤加工业迅速向整个安溪辐射。产品由过去单一的竹编,发展到铁、藤、木、金属、陶瓷、树脂等13大系列品种,加工规模日益膨胀,业内曾有“全国竹编看福建,福建竹编看安溪”的说法。

发家致富靠工艺,漂洋出国赚洋钱。跨入新世纪以来,安溪县委、县政府发挥侨乡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把藤铁工艺品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来抓,把发展工艺产业纳入县乡两级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尚卿10多家工艺公司相继迁到凤城、城厢落户。目前,安溪县工艺品生产企业近400家,行业年总产值人民币23.6亿美元,出口创汇2.2亿美元。其中,英发、聚丰和恒星3家骨干企业年产值超过1亿元,富华、集发和恒发3家企业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自此,安溪工艺品产业步入多元化发展阶段,体现为产业集聚、规模膨胀、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

洪振义(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