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墨宝暖我心

家乡区县: 浙江省余杭区

 记得1995年1月8日,著名作家夏衍住院期间,应邀为故友、现代著名作家曹聚仁资料馆亲笔题写馆名,以示支持。这一事情,转眼已经过去整整20年,让我感慨不已。题词一个月后,夏衍驾鹤西去,令人遗憾万分。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彭埠镇严家弄,1995年2月6日,他以95岁高龄,在北京逝世。

记得1995年,我应聘在浙江省浦江县图书馆工作,专门负责曹聚仁资料馆的筹备工作。

曹聚仁与夏衍既是浙江老乡,也曾一起在杭州读书,都是20世纪的同龄人,先后投身文化事业,可谓是志趣相投,交情甚笃。

解放后,曹聚仁孤身一人赴港,为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奔波,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曾多次来京,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夏衍在回忆录《懒寻旧梦录》里,对曹聚仁写过回忆文字,为他说了不少公道话,称曹聚仁“最早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作爱国主义宣传”,后以《怀曹聚仁》为题,刊登在报刊上,曾被多家媒体转载,影响深远。

记得1995年元旦前夕,我冒昧给身居北京的夏衍先生写信,邀请他为曹聚仁资料馆题写馆名。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我竟然收到了夏衍为“曹聚仁资料馆”的亲笔题词,有夏衍的落款与盖章,让我惊喜万分。字是用碳素笔写的,写在16K的白纸上,字体遒劲有力、自然流畅,是夏公难得一见的书法佳作。字里行间,浸透着他对故友曹聚仁的殷殷深情。

从来信邮戳可知,此信寄发于1995年1月8日。一个月后,他离开人世,我却未及赴京面谢,深以为憾。1996年3月,我有幸来到北大游学,曾专程到北京六铺炕的夏衍故居瞻仰他,以示缅怀。

后来,我才听说,他为曹聚仁资料馆的题字,是在医院病榻上完成的。这是夏衍留给我们的最后墨宝,弥足珍贵。当我手捧夏老墨宝,倍感温暖,这也是夏衍与曹聚仁不渝友谊的最好见证!

孤独患者(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