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古代的天文历

家乡区县: 云南省楚雄市

 彝族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相当丰富,历法有多种,有阳历、有阴历、有阴阳合历,有一年18个月的,有一年12个月的,其中以一年10个月的太阳历最为先进,彝族十月太阳历一年10个月,1月36天,10个月终了,另加5~6天“过年日”,平均每年为365.2422天,天文观测以太阳为准,太阳运动达到最南点时为冬至,达到最北点时为夏至,北斗星斗柄正下(南)指为大寒,斗柄正上(北)为大暑,彝族以此来确定火把节和彝族年。然自滇王降汉的两千多年来,除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公元752~1254年)外,楚雄州境改“奉正朔”,即以中原王朝的朔闰为自己的历法。但在尊崇帝王年号的同时,彝族中流行有以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等纪年、纪月、纪日的“十二兽”历法。配以十二地支,则分别叫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子鼠、丑牛。因其和汉族以鼠(子)为首不同,而是以虎(寅)为首,且因彝族贵雌,故彝语称之为“罗嫫捏姿”,意为“母虎日历”或“母虎历法”。
这种历法在纪较长年岁时,配之以“轮”来纪岁。彝族民间有口诀云:一轮一十三,二轮二十五,三轮三十七,四轮四十九,五轮六十一,六轮七十三,七轮八十五,等等。也有将甲、乙、丙、丁等10位天干,与子、丑、寅、卯等12位地支相配而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辰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六十甲子”,即以干支来纪年乃至用来算命的,如所谓“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蒜头银,戊辰己巳炉中火,辰午辛未大林木”等等,但除毕摩或具有一定汉文化知识者外,一般群众很少掌握。
彝族传统纪月,也以十二兽纪,但因其以虎为首,故在一年十二个月中,正月永远被恒定为虎月、二月被恒定为兔月、三月恒定为龙月、四月恒定为蛇月,如此类推,十月永远为猪月,冬月永远为鼠月,腊月永远为牛月。若遇闰月,如闰二月则称闰兔月,闰三月则为闰龙月,等等。
纪日则在上年最后一天或上月最后一天属相的基础上顺延。如:上年最后一天为属虎日,则本年正月初一便是属兔日;上月最后一天为属龙日,则本月初一便是属蛇日。

AoK1(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