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梁平县聚奎镇爱河村,数台大型拖拉机一字排开,在收获后的油菜田里来回游走,油菜秆随即被旋耕机切断并覆盖在翻耕后的土壤中。这是重庆市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的一个场景。作为南方丘陵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试点,重庆市将在梁平县首开保护性耕作先河。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随着传统翻耕技术的发展,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固然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土壤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土壤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要维持这种状态的代价就愈大。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作业成本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
重庆市属南方丘陵山区,将在梁平县聚奎镇建立5500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片,探索解决深泥脚田耕作、冷浸田耕作、间套作劳动强度大和耕作质量不高等关键问题。
近年来,由于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土壤肥力下降趋势明显,开展保护性耕作十分必要。但我国南方丘陵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几乎还是空白,为此,重庆市农机部门将加大创新力度,力争为南方耕作区提供数套可复制、能推广的现代土壤机械化耕作技术模式。
作用:
(1)减少劳动量,节省时间。与两次甚至多次的土壤耕作相比,仅仅一次作业工序完成播种意味着拖拉机及劳动力作业时间的减少或者相同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播种面积。
(2)改善土壤的可耕作性。连续免耕能够增强土壤微粒的聚合(成为团粒结构),这样可以使作物根系更容易发展。土壤耕作性能的提高也可以减少土壤压实。当然耕作行程的减少也是降低土壤压实的重要原因。
(3)增加土壤有机质。研究表明耕作越多土壤中被释放到空气中的碳就越多,能够为将来作物构建有机质的碳就越少。事实上有机质中有一半成分是碳。
(4)锁住土壤水分,提高水分利用率。保持土壤残茬覆盖,提供遮阴,锁住土壤水分。残茬的遮阴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另外,残茬就像一个微小的水坝减慢水的流速,增加水分入渗的机会。另一个增加水分入渗的途径是通过由蚯蚓及前茬作物根系腐烂后形成的通路(大孔隙)。事实上,夏末连续的免耕可以为作物多提供50.8mm(2英寸)的可利用水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