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重庆老人的法治梦

家乡区县: 重庆江津区

一位战功赫赫的退伍老兵,一位隐居寺庙的传奇老人,一位“身兼多职”的退休教师,一位雷厉风行的原公安局长……看似毫不沾边,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法治梦”,纯粹,令人动容……

30年如一日 88岁“老兵”看到空黑板就手痒

一身挂满勋章的军服,跟人交流嗓音洪亮、中气十足,已经88岁的陈则忠看上去精神十足。

曾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历任空军司令部秘书、渝中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等职,陈则忠在离休后,又以水泥墙为阵地,坚持办黑板报宣传法治,一干,就是30年。

事情缘于一次小区麻将。一个男青年嘲讽陈则忠“老革命也来打麻将”让他羞愧难当,同时他开始思考如何当好示范表率,如何把党的政策和法律传播给更多的人——最先,他自编自创歌曲在老年秧歌队中宣传;后来,他主动与社区联系,定期给社区群众和小朋友讲革命故事、教唱革命歌曲,被社区小朋友亲切喊做“故事爷爷”、“唱歌爷爷”。

接着,陈老又打起了废弃砖墙的主意。他买来工具,花了3天时间刷了四块高1米、长2米的黑板报。《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奥的法律法规变得图文并茂、生动易懂,赢得了路人的众口称赞。

黑板报写多了,他也总结出好多经验:东北产的彩色粉笔色泽更鲜明,带沿的黑板才能防止雨水冲刷,人流多且住宅少的地方黑板报保留更长久……30多年来,陈则忠究竟办了多少黑板报,他自己也说不清,只记得一天最多时写过17块黑板报,每次从辽宁老家回来带的最沉的东西就是他认为“最好”的粉笔。

他的坚持,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办报范围辐射到周边十来个社区。华一坡社区还决定专门为陈则忠辟出一块宣传阵地。“他心里装的是大爱。”当地社区负责人如此评价。

寺庙的“宣传部长”不得了 背不出国歌看不成表演

地处永川边境、与江津接壤的石笋山村是首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还是永川法治文化示范基地,有如此成绩,与一座寺庙内的“宣传部长”分不开。

所谓的宣传部长,其实是坐落在该村的三教寺内一位叫吴僖的杂工,今年已86岁,说起他,当地人纷纷以“宣传部长”称呼他,连一些游客都知道他“不得了”。

1999年,年逾 50的吴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石笋山,并开始了留在寺庙打杂的生活。看见不少人拜佛求菩萨保佑平安,甚至信奉迷信而“走火入魔”,经历过旧社会的吴老坐不住了,“世上哪有救世主?有也是共产党,也只有科学与法治,才能保一生平安。”吴老开始在寺庙进行宣讲他的故事和道理,寺庙周围的墙壁上也布满老人制作的“学习十八大”、“反腐倡廉”、“八荣八耻”等内容。

老人有一大摞笔记本,专门摘抄每天报纸和新闻上的内容,然后编成顺口溜、歌曲或者其他节目。据说,老人如果一天表演三个自创的节目,可连续十几天不重样,先后有几万名游客观看过他的表演。

不过要看他的表演,先得回答对他的提问。有一批来自重大的研究生慕名前去,却因没能完整说出国歌的歌词挨了老人一顿批:“国歌里面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你们像这样,我们国家就真的很危险了……回去背好了,再来见我。”

“前人兴,后人跟,信不信就在于你的内心。但我相信菩萨也望国家好,国家好了,宗教文化才繁荣。”说起法治文化与宗教文化,吴老这样说道。

亿万少男的梦(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