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云》——人性的底线

家乡区县: 开封市鼓楼区

我们现在生活的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身边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手机通话内容与短信内容的查询,随身可带的摄录机、录音笔……我们生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透明化,社会的制度与道德的规范靠着这些“千里眼”与“顺风耳”们维系着,而“千里眼”与“顺风耳”也成了某种特权的阶级。
也许是有了德国电影《窃听风暴》的先入为主,当麦兆辉拍摄了这部《窃听风云》后,多少会让人有些借鉴甚至是抄袭的担心。但是与德国版《窃听风暴》中揭示出窃听一事对于人性的控制与破坏相比,港版的《窃听风云》则好像是把窃听一事当作了整部影片的一个外核式的噱头。“窃听”在这里成了一种特权,成为了一种能够点燃人们内心欲望的导火索,成为了一种能够打破人们心里底线的破坏力。
刘青云、古天乐与吴彦祖所扮演的三位香港刑事情报科窃听组的成员,由于特殊的身份而获得了特别的权力机会,他们能堂而皇之的去探听别人的秘密,获取机密的内部消息。整部影片开端部分的人物关系设置可谓是张力实足,每一个人都身陷在自我的困境之中难以自拔。刘青云和自己上司的女人发生的私情,古天乐的家庭重负,吴彦祖所面临的金钱物欲的诱惑,这些都成为了刑事案件这样一个情节主线索之下的强有力的内在矛盾的支撑点。这样的支撑点的建立,事实上给影片的结构提供出了极为丰富的可能性,也为人性的挖掘提供了一个非常深入的诱发点,然后随着影片一步步地躺在下发展,这种可能性与诱发点,却逐渐地被一起必须完结的“刑事案件”所吞噬。
最为令人遗憾的地方也即于此,原本是极具张力的人物内心矛盾的设置,最后却沦为了对于人物性格描述的辅助剂,仅仅是为了诠释在情节主线亦即“刑事案件”本身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的注解,丰富的开端归一为了简单的表述,已经被吊足胃口的我们,不得不为最后剧情的终结而失望。当然,有人把这种有些虎头蛇尾的表现归结为大陆审片机制的阉割效应,尽管这种效应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似乎之前所提到的遗憾并不是剪切掉个别的情节点所带来的。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刘青云在片中所饰演的这一人物。作为窃听组的一个小组长,刘青云与自己的顶头上司——方中信是多年的战友,在表面上也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好友,然而他却和张静初所饰演的方中信的妻子有了一段私情。这段私情始终困扰着当事者刘青云,以及不知情者方中信。刘青云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特质在这段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述,当然这样的性格特质对于情节主线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段情感线索的设置本应该在友情与爱情的表达上充满着丰富的意味,两种情感本身所产生的矛盾效应以及在情感关系中人物内心的裂变与转化,本应都有着更为深入的探讨与发掘。但不幸的是,在影片当中,关于这一方面的表述,似乎仅是停留在了刘青云手捧鲜花向张静初求婚的这一情节点上。这也许是刘青云大胆果断的一种内心裂变,他明知张静初家中被装上了监视器,仍然敢于求婚,真挚的爱情终于冲破了内心的桎梏。然而,刘青云依然没有走进家门,依然没有被方中信亲眼发现他们的私情——尽管刘青云和张静初隔窗而泣的场面确实有几分感人,但情感的渲泄却如同那面窗户一样,阻隔住了人物内心的裂变。
同样的问题在面临着家庭重责的古天乐和面对着豪富岳丈的吴彦祖身上也有着体现。尤其是吴彦祖,面对豪富岳丈的高姿态打压,他的内心激变仅仅成为了他犯案的首要心理动机,而再未有展开式的表述。不过,尽管有着这样那样张力设置未被充分表述的遗憾,但也许是因为影长的限制,也许也是为了主题表现更有针对性,《窃听风云》绕开了所有的旁枝末节,把所要展现的重点放置在了特权掌握后的人性底线被逐渐毁灭的主题之上。
无论是受到内在良心的掌控还是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着一种底线的存在,然而这种底线却往往又不受到自我的控制,心随身动还是身随心动的矛盾时时刻刻在囿困着我们。古天乐和吴彦祖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偶然听到了一个股市的内部消息,不管是被生活所迫还是被自尊心所要挟,他们二人刻意隐瞒了这条“不会影响到任何人”的消息。但是,人心中所存在的层层底线就是在这样的开始之中慢慢地被扒光。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像戒烟一样。当不能抽烟成为一种内心底线时,也许你被情感所困焦躁不安急需一种方式的排解。你告诉自己,我只抽一根,让自己略微好受一些,但只要点燃了一根,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形成一种内心底线被突破后的连锁反应。也许把戒毒一事当作类比的例子太过微小,因为大多时候内心底线的突破所带来的最恶劣结果可能真的像《窃听风云》中所展示的那样,成为一种自我的毁灭。甚至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虽然有了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为了保全住这种善意不被破坏,需要一个接一个的谎言去完善它,却逐步背离了善意的初衷,走向了未知的深渊。
《窃听风云》中的三个主人公即是在这样的侥幸心态作祟之下,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股市的内部消息每天都在传播,他们利用自己的一点点特权,为自己谋得一份急需的钱财,看似真的不会影响到他人的生活——然后这却是在一步步地打破了他们工作职责与内在良心的底线。底线一但被打破,欲念就会变成破了堤的洪水猛兽,一发而不可收拾。
大恶永远都是小恶的积攒,没有人会一上来就敢杀人越货,底线的把持不是层层守关,而是要守住最为上层的那一道关卡,如果它被突破了,那就会一泄千里,连最底层的那一道也会轻易被击溃的。

寒水沐华(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