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湖书院,位于惠州西湖景区内,宋代、丰湖书院建在桥西银岗岭(近银山大厦-后所街附近),清康熙三十三年(1695)迁书院于此,院内有亭、榭、台、沼,为憩息之地,后院荒废,嘉庆六年,知府伊秉绶重建,仍取名“丰湖书院”,院小建有澄观楼、乐群堂、夕照亭和浴风阁,1922年院毁,不久又建,改名惠州中学。1966年,改为惠州师范,解放后,改为惠阳地区师范,文革时期,改为会议招待所。1978年,复为惠州师范,1979年,改为惠阳师专。1993年,改为惠州大学。
简介
惠州大学校园前面建造的古朴牌坊,其匾联石刻为嘉庆(1801年)清代名士宋湘撰写。匾额“丰湖书院”,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书法庄重灵秀,浑厚超逸。
惠州学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其前身之一惠阳师专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淳祐四年(公元 1244 年),在大办书院的潮流推动下,惠州太守赵汝驭在银冈岭创建“聚贤堂”,又称为“十二先生祠”,以纪念唐、宋以来对惠州经济文化最有贡献的先哲名儒“十二先生”(陈偁、苏轼、陈荛佐、陈鹏飞、古成之、张宋卿、留正、许申、苏过、陈瓘、陈奂),作为讲学授道的场所。宝祐二年(公元 1254 ),惠州太守刘可刚进一步把“聚贤堂”改为书院,并以惠州西湖命名,即“丰湖书院”,成为当时广东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它一直是惠州的最高学府和惠州西湖的名胜古迹,清代名士宋湘的名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是书院最好的写照。
正门是一座古建筑物,门首上书“丰湖书院”的石刻,两旁联曰“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一直三进,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厅与厅之间有大天井相隔,每个大天井,约有二百平方米,东西两厢,是一排平房,那就是古代的科考试场。
中心园林区以仰贤亭建筑组群为中心,广场四周通过叠石堆山、布置石灯石柱和雕刻历史人物像等进行造景,利用地势东西高差形成的台地建造壁雕;在东侧广场草坪上分设四大发明主题雕塑,分别展现中国古科技之精和古文化之博。进入泌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照壁。泌园分为东西两部分,利用地势高差设计跌水,中间以一座小桥分开;园内水池种植荷花,池边设有茶苑,不远处设一座露天方形台作为琴台,与茶苑之间以曲廊相连,平时可请演奏家抚琴,游客在此品香茗、听琴声、观荷花,惬意之极;园内还设有黄塘晚钟雕塑一座,缅怀旧时风物;还将建设观鱼轩一座,池内养鱼,游客在此可观赏“鱼戏莲叶间”景象;园内深处将种植花卉,让游客享受花团锦簇的美景。
游览
丰湖书院景点内将规划建设游船码头,与惠州西湖其他景点相连,形成水上交通。游客在景点内部游览时既可乘坐电瓶车,又可徒步。
景点划分为三大区域:即北部的丰湖书院人文景区、南部的泌园岭南园林景区和西部的水乡食坊景区。
主要建筑与景观分为5个组团:即丰湖书院区、游客服务区、中心园林、泌园和水乡食坊等。其中,丰湖书院区有文学院、书画院、藏书楼、文昌阁和湖水轩等建筑。根据方案,丰湖书院景区共有牌坊、文昌阁、丰湖书院等33个景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