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会生,艺名惠生,号听筠轩主人。1956年生,河北丰润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河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夏书法艺术研究会研究员、唐山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唐山市丰润区政协委员、唐山市丰润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幼童是人生求知欲最旺盛的阶段,生存环境影响其成长是潜移默化的。“昔孟母,择邻处”故事的流传久远即是很好印证。崔会生幼年时,居住地点离县文化馆很近,当他的同龄人满街串巷追逐嬉戏时,他却站在美术老师的旁边,细心的观看他们写字作画。因为他对绘画、尤其是书法产生了兴趣,继而达到了酷爱和痴迷。每天放学回家,有空就往文化馆跑,老师们下班,他就回家模仿。家境贫寒使他深知“惜墨如金”的另一层涵义,好多年他是用水稀释墨汁,在废旧报纸上苦练,暑天汗流浃背他坚持写,数九手指僵直哈几口“热气”接着练。在文化馆几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从颜体正楷入手,临习近代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的工楷,后潜心于王羲之、米芾的行草。初中毕业正值文革时期,他过早地参加了工作,虽然工作岗位和学校是两个环境,但他酷爱书法艺术的追求始终不改。
对于崔会生的追求与进步,当时在文化馆工作的著名书法家陈继增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于是一有功夫就对会生讲自己书写时的体会和经验。崔会生心领神会,牢牢铭记,用于书法中大有长进,反复揣摩,收学而习之,受益匪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每位艺术家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为了多观摩大家、名人的作品,他节衣缩食多次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参观全国书画展览,看到章法与结构好的作品,没有照相机就用笔勾画下来,回家后揣摩研究,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
崔会生习练书法,特别是在书法创作上即注重继承传统,又锐意创新,追求气象生动,气势磅礴,自然流畅,用心运笔,书写胸臆。多年的研习、创作与变法,逐渐形成了具有风格,人们称之为惠生行草。
崔会生书写的行草作品,达到了风神飘逸。姜夔kui《续书谱》中说:“风神者,一需人品高,二需师古法,三须纸笔佳,四需险劲,(书以骨干为主)五需高明,(英爽之气)六需润泽,七需相背得宜,八需时出新意。自然长着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癯qu,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舞女,猗斜如醉仙,端楷如贤王。”上述经典之语是书家论书法的,用在崔会生的书法作品上是恰如其分的。他曾为十几个不同领域的单位题写牌匾和多年来创作的书法作品中让人们读出了他的功夫之深,稳而不版,俏而不闹,粗而不蠢,瘦而不弱,多姿而不杂乱,师古而不拘泥。通音律之人能读出宫商角徵羽;习画之人能读出浓淡干湿焦;懂诗词之人能读出起承转合中的“眼”;好戏曲之人能读出迟急顿挫的“点”…… 总之,崔会生的行草达到了雅俗共赏,各界人士争相收藏。多幅作品在国内各类大展、大赛中入选、获奖,如:1993年作品入选河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书画展;2005年获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06年获全国老年大展金奖,并荣获“中国书画名家”称号;2008年在河北省首届农民书画大赛中获一等奖等等。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上时有登载,其业绩被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媒体时常报道,其作品及词条入编多部典籍,…… 崔会生和他的作品被人们从小识、初知、到熟知,从无名、有名、到知名,经历四十余载,他追求书法艺术的一路坎坷和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和敬佩。在越来越多的笔会邀请、老年大学特邀授课、学生登门拜师等锦上添花之时,他却很平和,很冷静。他没有在当今自吹自擂“大师”“知名艺术家”“知名书法家”的烟雾中迷失方向,也没有自我陶醉,仍然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追寻着书法艺术的更高境界向上.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ZHAOXUE1314
我的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fengru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