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说清标题党

家乡区县: 巴中市巴州区

昔年读报,尝见有“一句话新闻”的栏目,倒觉得很是俭省,要说者一句话就说清楚了。其实资讯发达,媒体亦看不过来,大多的通讯、报道也不过是看看标题了事,因而标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何写出一个好的标题,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恐亦为媒体操盘者十分用心的事,新闻写作培训的课程中亦会作为科目来讲的。而今网络发达,人谓开创了读题时代,浅阅读方式风行,标题的作为可谓大矣,因而忽然就冒出一个名词“标题党”。
“党”么,就是群体,组织。所谓“标题党”,就是指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论坛或媒体上制作引人注目的标题来吸引受众注意力,点击进去发现与标题落差很大而又合情合理,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各种目的的网站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是有着十分明显的贬义。标题党所做出的标题,明显的特征就是言不符实,题不对文,制造噱头吸引读者眼球,浪费读者时间,欺骗读者感情等等,大致如此。实例太多,稍微捡拾一二。如当年对《水浒》这本书的内容,就可以拟标题为“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拟标题为“残忍啊,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等等,至于坊间故事,亦可以照此操刀,到今天亦并不稀见,总之蝇飞满天,实有喷薄之势。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已是把文章的主旨说了出来,有画龙点睛之妙,大致一路看下去,读者心里总还是感觉熨帖的,而标题党拟就的标题,虽是也可以作为文章的点睛之笔,但它只为吸引读者一时的眼球,寻找刺激,而求暂时的关注度,同时把误导、煽动、暴戾等等的情绪亦感染于读者,完全没有顾及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传播出正能量,看完终究是为受众所生厌的。因而好的标题,课堂上老师总是提要求说,要简练、准确、传神。其实这亦是古往今来,要做一篇好文章,起一个好标题,最为基础的要求了。
不过好标题并不容易做,须考虑的因素繁多,试举一例,说某新闻单位招聘,考题是假设你是秦朝记者,请报道“焚书坑儒事件”,拟就标题。应聘者甲答:《暴政当道,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考官谓“不懂政治”弃之;应聘者乙答:《今日休刊》,考官谓“智慧不足”弃之;应聘者丙拟题曰:《篝火晚会发生意外,三百儒生遇难,大量古籍被毁,秦皇亲赴救灾》,考官一拍桌子,“就是他了。”可见要做一个好标题,是多么地不容易。
有时读文章,也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文章干脆就没有标题,如《古诗十九首》都是后人取了全诗的首句作为标题的,还有些古文索性就是以文章首句的前两个字作为标题,唐代诗人李商隐还就做了好几首《无题》诗,鲁迅先生还有九篇《“题未定”草》的杂文,都不能算作是有标题,但读起来,却并不稍减文章的趣味。
总之是,做好了文章,有标题亦好,无标题亦好,那是作文的自由。倘若有,标题除了要简练、准确、传神而外,积极的,良性的,总还是作文的首要的要求,标题党是无须一味做下去的,因为一味地做下去,终究还会有做不下去的一天。读者的讨厌标题党,似乎亦应有他的道理。

酥酥(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