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一个专门从事濒危野生动物研究、繁育、保护教育和教育旅游的非营利性机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成都北郊斧头山山侧的浅丘上,建成了科研大楼、开放研究实验室、兽医院、兽舍和熊猫活动场、天鹅湖、大熊猫博物馆、大熊猫医院、大熊猫厨房等,形成竹木苍翠,鸟语花香,集自然山野风光和优美人工景观为一体,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绿化覆盖率达96%,营建了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这里常年养着80余只大熊猫以及小熊猫、黑颈鹤、白鹤等珍稀动物。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现占地560亩,绿化覆盖率达96%,营建了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这里常年圈养着20余只大熊猫以及小熊猫、黑颈鹤、白鹤等珍稀动物。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人工繁育扩大大熊猫移地种群数量,经野化训练和适应性过渡阶段后,最终将其放归大自然,以扩大和复壮野生种群,维持和提高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达到延续该物种,让其与人类共存之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成都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3月决定兴建该基地,并得到中央及省、市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海外许多有识之士的关心。在建设部、林业部和中国动物园协会的直接支持和指导下,经十余年建设,现已完成占地36.5公顷的第一、二期工程。建成并逐步完善了研究中心、现代化产房和兽医院,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建成了大熊猫成体、亚成体及幼体饲养区,总面积34781.8M2,为大熊猫创造了良好的栖息条件。另外,还建成了大熊猫博物馆及服务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研机构。基地建成了科研大楼、开放研究实验室、兽医院、兽舍和熊猫活动场、天鹅湖、大熊猫博物馆、综合服务部等基础设施,形成竹木苍翠,鸟语花香,集自然山野风光和优美人工景观为一体,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至今基地共繁殖大熊猫32胎,产48仔,成活28仔;完成相关科研课题50多项,获奖30多项;先后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以及"中华绿色科技金奖","全国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工程","四川省百佳绿化先进单位","四川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殊荣。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仿野生环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