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湾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海龟自然保护区,位于惠东县港口镇与红海湾交界处,大星山脚下。1985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海龟是我国二类保护动物,能在陆地爬行和水中游弋,每年定时返回产卵地繁殖。保护区面积4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濒海,沙岸面积0.1平方公里,环境僻静。近岸海底沙质,有少量礁石,水深5-15米,水质清澈,夏秋水温28°C左右,常年海水盐度为30%以上,沙滩坡度平缓,沙粒细小,利于海龟爬行、挖掘和产卵繁殖。
海龟自然保护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处大亚湾与红海湾交界处,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濒海,为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70米的沙滩带,近岸水深10-15米,海底平坦,饵料丰富,是海龟的传统产卵场,也是南海北部大陆沿岸唯一的产卵场。海龟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长期随意捕杀和挖取龟卵,已面临濒危境地,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和恢复海龟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海龟是中国二类保护动物,能在陆地爬行和水中游弋,游速很快,每年定时返回产卵地繁殖。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是研究保护海龟的基地,把它开辟为旅游区,旨在教育人们懂得保护生态平衡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寓教育于旅游之中。
海龟保护区致力于海洋资源保护,坚持以海龟资源保护为中心,同时大力开展环保教育与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海龟自然保护区不遗余力保护海龟,累计保护海龟上岸产卵1127头次,标志放流海龟118头,产卵620多窝70000多枚,孵化放流海龟近60000只;并坚持长期开展海龟监测与研究工作,《海龟产卵孵化人工养殖小海龟》曾获广东省1988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承担农牧渔业部“南海海龟资源调查”对西沙群岛七连屿和惠东海龟湾进行调查,对341头上岸海龟进行了种类鉴定和生物学测定,并对产卵数目和孵化情况进行了统计,积累搜集了各调查点的气象、水文资料;利用有益微生物法培育稚海龟,使成活率由40%提高到80%以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给华南地区海关或其他执法部门缴获非法贸易的龟鳖提共救治和暂养的场所,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2006年下半年规划筹建了一个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的龟鳖园,其中分为海龟区、淡水龟区和陆龟区,能容纳的龟类多达200种。它聚龟鳖的暂养、救治、宣教和科研为一体,可以缓解海关和其它执法部门的压力,同时防止龟鳖被杀害和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龟鳖园的基础工程已经完工,海龟区和淡水龟区已经投入试养阶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