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天门的批发市场一路往下,穿过儿童服装城、鞋城,路过喧闹的人声与繁杂,行至江边,手机地图导航停止在一面略显斑驳的墙边。头上是新开通的东水门大桥,现代气息浓厚的红色,让映衬下的这一片墙体更显落寞。
我依然无法确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水门。史料记载,东水门,重庆老城正东的大门,这里面临长江,城内是阛阓喧阗之区,还有重庆城中的最高行政长官衙门川东道署虎踞于此,明清时期东水门是有名的古渡口,这里外地商贾云集,人烟稠密。同时,它也是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在重庆的重要物证。
岁月的痕迹只留在一墙暗绿色的青苔中,留在凹凸不平的石墙上,留在刻有“东水门及古城墙”的石碑里,几乎所有的旧迹都已荡然无存。对比老照片中城墙下的旧木房,新的白瓦黑墙商业街区已经取而代之,墙的前方是开阔平坦的滨江公路,汽车的声音不时呼啸而过,与过去的爬坡上坎的狭仄环境再无联系。而几步之遥的湖广会馆,明清建筑风格,湖广填四川的壮丽背景,从早晨起就吸引着一批批前来旅游观光的人们。只有城墙,默默守候……
尽管如此,往朝天门送货的力哥还是偶有选择这座城墙作为途经之地,沿着祖辈们走过的石阶,步入山城的另一片繁华之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