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民族中学坐落在雄伟挺拔的苍山脚下、秀丽妩媚的洱海之滨,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理市下关镇洱河北路56号。学校是根据中央、省、州采取特殊办法,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的指示精神,于1982年初创建的一所招收大理州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山区少数民族招生”的方向,始终坚持“德育第一,思想领先”的办学方针,始终坚持“质量立校,全面发展”的改革目标,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家亲”的优良传统,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团结守纪,尊师爱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山区少数民族招生”的方向,始终坚持“德育第一,思想领先”的办学方针,始终坚持“质量立校,全面发展”的改革目标,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家亲”的优良传统,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团结守纪,尊师爱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在云南省高中教育综合评定中,我校连续三年获奖,是全省民族中学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2007年高考再创辉煌,民族生上线率达99.18%,全校上线率达94.37%,600分人数比例、重点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名列全州第三,在全省94所一级完全中学中名列第13位,荣获云南省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二等奖。建校至今共招生6386人,现有在校学生1308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学生总数的79.32%,先后有26个民族的子弟在学校就读。低分录取的民族学生,高考金榜题名,为部分山区少数民族填补了没有大学生的空白。没有进入高校的学生,经过学校精心培养,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后积极投身家乡经济、文化建设,成为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学校1993年首批跻身于云南省12所“一级完全中学”之列,2007年6月20日顺利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专家组对学校晋升一级二等高级中学的评审。学校是云南省首家接受日本国无偿援助项目学校,是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远程教育示范校,是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被誉为“盛开在苍山洱海间的山茶花”,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工会组织”、“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州、市“文明单位”称号。学校承载着历史的重负,承载着未来的希望,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校师生将发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灿烂的辉煌,迈向美好的明天。2011晋升一级一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