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中的戒毒所里,其实并不是常人想象的那样压抑、禁锢,生理脱毒后,戒毒人员可以打太极、做瑜伽来扶助康复,平时可以看书读报、每周能与亲人见面,禁毒日来临前还在彩排文艺节目,可是看似已经恢复正常人状态,但距离完全摆脱毒瘾还有很长一段路。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走进戒毒所,一窥如何“戒毒”。
“毒品”一词通常让普通人谈之色变,可也让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染上毒瘾后,为了几克粉末或几颗药丸,可以倾家荡产,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吸毒成瘾的人员会被勒令强制戒毒。
因吸毒被公安机关初次查获的吸毒人员,并不会直接送入强制戒毒所,而是责令社区戒毒,行动自由,但需要定期报道。
社区戒毒康复大队大队长明旭东介绍:戒毒人员每个月需到当地派出所接受尿检,如果呈阳性则会被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社区戒毒的民警会定期回访戒毒人员,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
“最重要的问题是帮助他们解决就业。”明旭东称,戒毒人员多为无业人员,即使戒毒成功,如果一直没有工作,也容易重新回到吸毒圈子,沾染毒瘾。而他们找工作却并不容易。“有的长年不工作,没有什么工作技能;有的高不成低不就。”
社区戒毒时间为三年,三年内没有复吸则解除社区戒毒。
拒绝接受社区戒毒,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复吸等情况下,公安机关会对吸毒人员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吸毒人员会被送进强制戒毒所,为期两年。
在强制戒毒所里,吸毒者首先会通过医疗手段进行生理脱毒。“通常10-15天就能戒掉毒瘾。”重庆市戒毒康复所梅医生介绍到。生理戒毒并不难,主要依靠服用药物,帮助吸毒者渐渐摆脱毒瘾。“有的吸毒者会非常兴奋,到处游走。有的会出现幻觉、幻听,自言自语,甚至会有被害妄想症。”梅医生说,在康复所,就有患者意图跳楼,因为她出现幻觉,觉得有人要害她,要从这里逃出去。
15天,吸毒者就能从生理上摆脱毒瘾,可心瘾却是久久难以驱除的魔鬼,在戒毒所里,还有很多途径在帮助吸毒者康复。
戒毒学员也能在戒毒所“朝九晚五”地“工作”,戒毒所的习艺区就是一个正规的习艺车间。学员每天正常工作6小时,每周工作5天,并能获得一定劳动报酬,与上班族无异。
在习艺区,学员为电子公司组装手机振动器,大部分学员都是在戒毒所里“现学现卖”,技术要求不高,很快就能上手。“这样学员在所里有事可做,也能学到一门手艺,出所后也能帮助他们找工作。”负责习艺区的民警童述文介绍。
因为吸毒,有的人倾家荡产、有的人妻离子散、甚至有的人暴尸街头……从生理上摆脱毒瘾只需短短15天,但要摆脱心魔却可能长达数年。戒毒让这些吸毒者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从 “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到“回归适应”,不仅有断掉毒品依赖的系列治疗,还有助其回归社会的职业培训,更有让其远离毒品、防止复吸的后续保障。“拒绝毒品,健康生活”应该是每个人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信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