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山城

家乡区县: 重庆巴南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在太白快意的诗句中,长江已穿越千年的风雨,与今时今日之人相逢。
事实上,重庆的水上运输早在数千年前便已开始。经考证,古代巴人曾用制作独木舟的方法制作船棺,船棺是他们死后的家,他们是典型的江河民族,生与死都与水连在一起。而在巴人参加武王伐纣之际,独木舟已被舫替代。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近现代,川江航运从未断绝。秦汉间,川江成为川盐粮运输的主要干线。三国时期,川江造船业空前发展,唐宋时期,川江航运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干道,元明之际,川江航运又成为移民的主渠道,清代则对川江航运加以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及至近现代时期,卢作孚在重庆创办民生轮船公司,川江航运在社会生活和民族战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不过,川江之“险”亦是众所周知。一位川江老船工这样回忆道:“每次驾驶船舶通过一个个的滩口,就好比一次次的过‘鬼门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船毁人亡”。川江号子在巴山蜀水间响彻了千百年,也见证着重庆人与水相互搏斗、相互依存的岁月。

据了解,嘉陵江流域共包括嘉陵江干流、涪江、渠江三江流域,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随着嘉陵江通航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川渝两地在这一区域规划的近10000公里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相继开工建设,嘉陵江在未来也将承担起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更多重任。

除了嘉陵江,在重庆,还有乌江、大宁河、小江等一大批重要航道整治工程在近年来相继实施。江河纵横的重庆,目前共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193条航道,总里程达4451公里。其中长江679公里,约占长江航道总长的1/4。

长江的雄奇壮美,嘉陵江的妩媚多姿、乌江的激流天险,大宁河的百里画廊……水上山城,那跨越历史的川江号子似乎还在耳边回响,那穿越山间的流水汤汤,又将在“高峡出平湖”时代带给重庆怎样的改变?

亿万少男的梦(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