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泰戈尔《采果集》
余秋雨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启了“文化山水”的漂泊旅程。每一次留驻,冲击着他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更加深沉的历史文化、乃至一个华夏民族的文化。在阅读一字一行深沉的文字之时,一幅幅壮阔的景象在脑海中呈现,一条历史长河的光速向无限远处延伸。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伫立于古代先辈之旁,苍苍茫茫的大地之上,感受到了无数的失落、无奈、豪情、奔放……
第一次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觉自己对古代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笔下,山水不仅仅是单纯的大自然造物,而是承载着一代代文人、学者的豪情壮志、萎靡柔弱……承载着一代代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真正的“文化山水”。
我仿佛在文字间看到了目光呆滞的王圆箓,他手持少许钱币目送外国学者远去,不时露出虔诚的微笑。我恨他!这句话说得很无力。对于他而言,他甚至不解地一脸疑惑面对外人的唾骂。深想一层,恨他什么?恨他只为让自己生活过得好一点而把一堆堆文物交到外国学者手上?这难免是可笑的。可笑的是,他,根本没有足够的伟大承载起一个民族的巨大悲哀。他,渺小得像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滴,不,污水滴!倘若,历史上没有王圆箓这个道士,还会有千千万万个“他”,终究,他只是这场悲剧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穿越时空,到了莫高窟,跟着作者的脚步,我仿佛走过了横跨千年的历史,仿佛看到了北魏强悍与苦难的汇合,隋代轻松与欢畅,盛唐之世的雄风与繁华,五代的温煦和沉着……莫高窟中的壁画,用线条、颜色的变幻为后人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变迁。一切强权与斗争,一切繁盛与衰落,在这里,都深深地充斥着你的视觉与灵魂。
这本书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色彩斑斓的莫高窟文化到浑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现出人类文化的一种积淀,一种象征。余秋雨先生能够把书中所提到的那些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这种感受用语言和文字真真切切的表达出来,让人读后拍手称绝。这凭借的是余秋雨先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做了一次精神与灵魂穿越时空和地域的旅行,通过这次“苦旅”让我受到了文化的震撼,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升华。余秋雨先生游览了中国的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和古迹,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
《文化苦旅》这本书里每一句都是平淡里透着深深的文化内涵,每一句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余秋雨先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深深打动了我。记得有位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与谁都不争,与谁争我都不屑。我只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多么纯粹的追求啊,而余秋雨先生就是因为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誓死不渝地热爱与追求才促使他不惜千辛万苦,跋涉大江南北去寻求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真谛。通过自己朴实而赋有文化内涵的文字,带领我们漫游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真正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真谛。
文化“苦”旅,苦的是种经历,苦的是种感受,苦的更是种震惊人们心灵的良药。其实在苦中也可以寻求快乐的真谛。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强大,要寻回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那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传承,对华夏文明的一直传承。 山水大自然背后的文化,在余秋雨笔下用深沉的文字,一字一句刻入读者的心底。我真切的感受到山水、文化、作者的灵魂。在惨白的历史下,山水负载多一份凝重,引导着我,从更深的角度了解它。山水不仅仅是景致,而是历史的承载体,文化的承载体。至此,我萌生了一个想法:一个人,背着包,开启一个人的旅程,去感受这片华夏大地中的文化山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