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峰是从穷乡僻壤里成长起来的无名小辈。二十九岁的他,为挖掘发扬家乡的泥塑艺术,奋斗了二十多个春秋。为了追求艺术,他走上了一条艰辛的路,他的执着和痴情为自己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家乡面临失传的泥塑艺术有了希望。
泊头这片充满芬芳的泥土给了他生命并养育了他。宋长峰1978年10月出生于泊头市文庙镇军西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为了生活父母整日在那片黑土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孩提时代的小长峰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的泥塑艺术之路缘于1984年的春天。一天6岁的他去大哥宋长海家里玩,发现他家摆着许多神情姿态各异的小泥人,引起了他的好奇和极大的兴趣,他一边看一边拿起一块泥学起大人的样子捏起了泥人。初次捏的泥人得到了长海大哥的夸奖,夸他聪明手巧,也许,这就是走进泥塑大门的第一步。1985年他在本村上了小学,在上学的日子里,一有时间就往长海大哥家里跑,并拿着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捏的泥人让长海大哥指点,久而久之长海大哥见他学捏泥人这么专心,就把祖辈传下来的泥塑技法毫不保留的教给了他,并告诉他学习泥塑要想继续提高解剖基础是关键。什么是解剖他一窍不通,长海大哥也只是听朋友说的自己也不懂,看来本地区是学不到的,他把长海大哥的话牢牢的记在心里,他坚信有恒心没有学不到的东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