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家乡随处可见鱼腥草,那时只觉得挖鱼腥草是一种乐趣,并不知道,它的药用价值,只知道大人告诉我们这是可以吃的食物,我和小伙伴经常用来办家家酒,在餐桌上随处可见,因为大人很喜欢吃,挖鱼腥草业成了我们一项“娱乐活动“,我们经常带上橘子,糖果等小零食有说有笑,挖上一整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家人,小伙伴的相处时间也越来也少,加上各种各样其他因素,一起挖鱼腥草就成了我们的美好回忆。
鱼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个人主页:http://wm23.cn/qingzhikong
梧桐子账号:http://www.wutongzi.com/uc/15957895.html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780177282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780177282?source=blo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