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共安彝族乡过彝族新年

家乡区县: 乐山市金口河区

     共安彝族乡位于金口河区西南面,分别与甘洛县、汉源县、峨边彝族自治县交界。全乡幅员面积171平方公里,辖7个村41个组,1302户5353人,其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558户225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2 %。乡域地貌复杂,属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年均温度15.2度,海拔在680米——3321米之间。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茶叶资源、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发展水、电、林、牧、药加工企业的明显优势。
 林丰村是全区唯一的一个纯彝族村落,走进村里可见依山傍水间,整洁的公路两旁炊烟袅袅,一座座别墅式的“三合院”修葺一新,灰色西式瓦、土黄色墙面协调美观,屋脊、门窗、墙面以彝族崇尚的红、黄、黑三色配上火苗、雄鹰、歌舞、神话中的彝族英雄等图案,整个新寨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犹如大自然的童话世界。

彝族称过年为“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库史”就是辞旧迎新。每当深山初雪,秋风扫叶,谷黄米熟,庄稼收进粮仓时,便到了彝族过年的时候。过新年的前几个月,就在做准备迎接喜气的来临。家家户户惦记着月份养猪怕猪长不肥,故掺合玉米、土豆、饲料来催,催得肥猪肥得站不起来。每年的11月前后,在外打工或经商的彝族老乡纷纷从各地返回,与家人团聚欢庆新年。在过年的前几天,老乡们专程去扛新年之柴,以备新年时烧,因为过年时火是不能熄灭的。过年的前一天,要打扫房屋,洗涤家中的所有用具,还要磨杀猪刀。
过年的日子临近时,孩子们搬着指头数天日,盼望新年早日到来,过年弯弯猪脚是属于孩子的,孩子们还要各自带肉集体去野餐,这彝语专叫“阿伊佘胳”。过年是一年的终点,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是新旧年间的界限。辞旧迎新,庆祝一年的丰收与吉祥,并憧憬未来,预祝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幸福平安,生活一年更比一年更加美好。
在彝历年中,祭祖始终贯穿于过年的那三天。第一天杀猪时,家家户户挨着杀,如果有几兄弟,那则父母家开始杀,其后按兄弟排列从大到小接着杀完一家,再接着杀列外一家。在杀猪过程中要看猪胆和猪胰,猪胆如果黄色且有胆汁,那意味着家人幸福安康,人丁兴旺,大家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如果是黑色且未有胆汁,则家人要多灾多难,或某人丧命,有时猪胆呈现是黑色的,乡亲们都说是黄色的,意是好猪胆,来年有个好兆头;同时还要看猪胰,猪胰代表着钱财和运气,若猪胰是光滑均匀,像白杨树叶,则意味这家人运气旺盛,财气良好,大家看着乐滋滋的,否则,则反之。同时杀猪时先取部分猪肝、猪胰、一个猪腰花烤熟后,用来祭祖,全家人分着吃已祭祖过的猪肝,如果有朋友或外来的客人在,则也要分着吃一点猪肝。猪腰花和猪胰要留着继续祭祖。之后,把猪肉砍坨坨肉煮熟时,先用来祭祖后,大家才可以吃。从此后,每天分早晚,祭祖过的猪肉、猪胰、猪腰花放在锅里炒热后,和香喷喷的米饭一起端在神龛上继续用来祭祖,直到过年的第三天早晨五六点中,再次炒热祭祖后,才可以吃所有祭祖过的猪胰、猪肝、猪腰花以及猪肉。有部分家庭因祖宗的习俗,祭祖完后,跑在门外,呼唤猪、鸭、鸡、牛、羊、马等家畜,以示向祖宗要这些呼唤过的家畜,祈求人畜两旺,幸福安康。呼唤完后,回到屋内,把所有的粮食和猪肉全盖住,以防魔鬼偷走。
彝族过年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那就是拜年。拜年彝语叫“纠姑”。这也是彝族年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在猪杀完后,各家把两块猪瘸子一块拿到父母家,一块拿岳父岳母家去拜年。把猪头劈成两个,一个是拿到大舅子去拜年,一个拿到老婆的大叔大伯家去拜年,其余该去拜年都要拿其余猪肉去拜年。在去拜年时,除背去猪肉外,还带着挂面、酒(包括啤酒、以及各种白酒)、鸡蛋、燕麦、猪肝。家人来拜年的亲戚时,先倒杯酒用来祭祖,再用一碗燕麦和一个煮熟的鸡蛋剥开皮后,放在燕麦里一起用来祭祖。这些用来拜年礼品,彝语称为“克勒莫伙”,这是成家了的儿女们给父母的一份孝心。拜年在路上,碰到熟人要打开酒让其喝开口酒。刚成家的年轻人一般不管杀多大的猪,拜年完后,剩下的猪肉所剩无几,而亲人多,特别儿女多的老人,家中猪肉堆积如山,还有煮熟或不煮熟的鸡蛋也很多,挂面、酒燕麦就不用说了。儿子侄子一般猪杀完后去叔叔伯伯或父母家去拜年,爷爷奶奶还健在的,也要去拜年。父母或伯叔远住在他乡的,在过年完后再去拜年。第二天,一般到岳父岳母、媳妇伯叔叔以及哥弟家去拜年,如果远的,在过年的第三天或第三天以后再去拜年。不过拜年要给“卡巴”。一般家里稍富裕的,给孙儿孙女或子女以及过来拜年的亲人“卡巴”时,要给几百几千元,也有给几十元的,也给一百元的,给银子、牛羊、猪、鸡等作为“卡巴”的也不少。

wm23Q73Y60YA(2014-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