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名村-王撞村

家乡区县: 邢台市威县

王撞村-地处位于河北的威县冀南棉海,早在明朝就在那里建立了行政村,王撞村早在民国初就有种植棉花的传统,威县号称冀南棉海,棉花产量占总量的百分之一,王撞村有威县名吃百名粥,百名粥是邢台威县特产。本品以平衡膳食、依食求健为出发点,结合北方名吃小拐磨、豆浆之特点为适应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研制而成的方便快捷,营养全面型食品。近年来深受牛城百姓的喜爱。是过年送礼的好选则!!!

棉花作为威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以往其中90%的棉田是一年一种一收的纯播春棉,约有180天的土地闲置时间,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该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路子,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立体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发展棉瓜、棉菜间作套种面积达到15万亩。在种植中,坚持“以棉为主,高效间套增收”为原则,采用一膜多用、一田多用、一种多收的技术路线,在整体上多样化,在区域上规模化,在管理上规范化,在经营上产业化,促进棉花高产优质高效,逐步构建棉田间套复种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本着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的原则,推广发展市场前景好、成方连片规模种植的棉花与洋葱、西瓜、土豆、大蒜、小麦、杂粮、果树等间套模式,不断开发一些效益高的新模式,适宜乡村发展。为把棉田高效间套模式落实到实处,县政府对部分优种进行适当补贴,支持棉花生产发展,通过间套作物来提高棉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变“浅加工”为“深加工”,拉长棉花产业链条

近几年来,威县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由种植、收购、浅加工向纺织、制衣等深加工经营发展格局。威县依托当地丰富的棉花、水、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棉纺织服装加工和棉花产品深加工产业,主要产品为棉纱、牛仔布、牛仔服等棉纤维制品和皮棉、植物油、棉粕等棉花深加工产品。截至目前,?州纺织、德隆纺织、圣保伦服饰、龙腾制衣和利晖油脂等20多家龙头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河北益雅、河北天翔、浙江利晖等优势企业进驻该县,部分高档纺织面料、针织服装、油脂制取、生物科技等一批项目已经投产或正在建设。全年加工皮棉300多万担,初步形成“纺织-制衣―棉籽炼油―棉秆发电―棉籽下脚料制胶”的产业循环链条,以棉纺织服装加工和棉花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两大优势产业形成的销售收入和利税占到县域规模以上工业的40%以上,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

123(2014-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