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险成普通话

家乡区县: 黄陂区

黎元洪就任大总统时,拟将黄陂话定为“国语”,是天下家乡人耳熟能详的话题。 不可否认,黄陂方言属楚语系,历史悠久。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许多黄陂话与《楚辞》中出现极多的字、词、句有某种相通之处,是最古老的楚语的产物。黄陂话中的一些字或句式,颇具硬硬朗朗却又拿腔拿调的风格,这种风格也就展现出黄陂话的魅力。
黄陂境内的盘龙城系长江流域的第一古城,是最早的九省通衢,具有3500多年的历史,早在商代黄陂话就在大江南北广为传播。

为此,毕业于北师大的语言文字专家黎澍就黄陂话的语言特点,向黎元洪进行了专题汇报。他说,在声母方面,黄陂话古全浊声母已清化;在韵母方面,有一组完整的组韵;在声调方面,调值基本上表现在去声调值较高,其他调值较低,入声自成一类,但不短促,与湖南方言相似;在词汇方面,古语词较丰富,楚方言的遗存也较多,亦与邻省的方言相似。

在语法方面,黄陂话口语中有一种常用而独特的语法方式:及物动词+不+补语+宾语,一般将宾语插入“不”的后面,从而改变句子的结构和宾语的词性。如“我今天看不成电影了”变成“我今天看不电影成”。

在国会表决时,为了做到公平公正,黎提议将记票人、监票人和唱票人都由北京和湖北籍以外的人担任。但由于时间仓促,竟把“一”“二”都念成“一”音的广东人定为唱票人。结果唱票表决结果时,唱票人把赞成将黄陂话定为国语的152念成“一百五十一”,北京话得票151唱为“一百五十一”,这样一来,把本来多一票的反而搞成票数相同。国会只好决定举行第二轮投票。

本来议员有318名,由于当时正处于“府院之争”(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政潮),段系人员极力阻挠,造成参加第二轮投票的议员由第一的303人减少到255人。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正在投票的关键时刻,一位极力主张投黄陂票的议员,投票前如厕时突然中风(患脑血栓)倒在厕所里,不省人事,结果被送到医院抢救。计票结果黄陂话只得了120票,北京话得了122票,弃权2票。

正在这时,不知是谁发现了广东的口误。这样一来,前两轮投票是一比一。但是主张黄陂话者强调,应以第一次投票为准——黄陂话以多一票胜出;而主张北京话的则要求以第二次投票为准——黄陂以二票之差败北;大家经过反复讨论,最后来一个折衷的办法,将前两次加在一起计算,结果黄陂话以一票之差落选。假若不是那位议员昏倒在厕所,能给黄陂投一票的话,那么黄陂与北京就打成平手,就得进行第三轮投票。

能力秀主页 http://wm23.cn/rll12

微博主页 http://weibo.com/ruanlian

博客主页 http://blog.sina.com.cn/rlloak

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74255559.html

 

阮恋(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