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社会资源

家乡区县: 晋城市 城区

民生

2014年,山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38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3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92元。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487元;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2719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6.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9.4%。
2014年,山西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92.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537.4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100.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07.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63.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54.2万人。全年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72.6万人,共发放城市最低保障资金26.3亿元。16万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全省城镇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227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529个,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72110张,收养人数4.1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2万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0.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1.9亿元,接受社会捐赠款0.1亿元。[5]
设施

2012年,山西省推进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大通道等铁路项目建设,在建里程达到1900公里;加快推进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项目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完成1000公里建设任务,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大力推进大水网建设,东山供水、中部引黄、小浪底调水等骨干工程加快建设。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发电量2535.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1%;晋东南至湖北荆门世界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投入使用。协调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率超过51%,完成第二轮“五个全覆盖”任务。[1]
科技

2014年,山西省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5684件和837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6107件和1559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8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累计高新技术企业520家。
2014年,山西省共有省、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计量检定技术机构220个,国家检测中心5个;气象台站121个,全省开展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21个,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16个;天气预报服务Intel网站4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5个;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0个,省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省级数字测震地震台网1个。[5]
教育

2014年,山西省共有幼儿园6183所;小学6885所;普通初中1919所;普通高中499所;中等职业学校526所;普通高等学校71所;成人高等学校12所。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6.0%,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0%,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7.0%。

漫半拍(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