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楼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 大江东去,淘尽英雄无数,留下伟业万千。从奔腾不息的大浪里,涌现出一座口岸镇。晚清至民国年间,凭借滚滚江水经营客货运输发了大财的商人,在镇中创建了一幢精美绝伦的雕花楼。 雕花楼面东而置,呈四方形,由前后两幢各5间的二层主楼和左右各3间的厢楼组成,中间是天井,四周围以楼屋。过去很少有人进出,镇上人多数不识其“庐山真面目”,习惯上就称其为“四方楼”。 雕花楼的外观简陋平常,青砖砌成的墙体,灰瓦盖着的屋面,看上去与普通古楼房并无多大差别,即使是来到楼前近距离观察,也会觉得很为一般,充其量不过是外墙稍高一点,建筑的体量稍大一些。 然而,进入楼内,站在前楼屏门后面,抬头向天井四周望去,自上而下,由前往后,从左到右,凡目所能及之处,全都是各式各样的雕花———在天井上方光线的映照下,满眼的雕花构件,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位于楼屋高处的屋面,每条正脊中央与两头都有灰塑花纹。心灵手巧的瓦匠师傅,用糯米汁、熟石灰、草木灰等拌和成青白色膏泥,堆塑出福禄寿三星、麒麟送子、凤凰牡丹、暗八仙法器等图案。屋面沿着瓦行向下的檐口处,除装有压印花纹的瓦头与滴水,还在内侧加上了雕刻缠枝花纹的封檐板。 对于雕花楼来说,屋面上的装饰只是整座楼屋的序幕,位于天井中的木构件雕刻,才是雕花楼里雕花的重头戏。 首先是紧靠天井楼檐下的长廊处,木雕工匠将檐柱与步柱间单步梁梁头,雕刻成了圆目长须、张口露齿的龙头和大鼻细眼、肥耳翘牙的象头,就像一只只龙头与象头从檐下的廊里向天井外伸出。又把圆作梁做成了扁作,并在每根梁上部叠加一支木枋,使梁两侧面积增大,在上面雕刻展翅的凤凰、飞翔的燕子、石榴花、牡丹花、莲荷花、太平花及松、竹、梅、菊等组成的图案花纹。接着在楼廊外侧,安装抹角方形檐柱,柱间立寻杖栏杆。栏杆上、中部竖一根根束节形圆柱,下部是52块镂空雕刻的花板。檐柱两旁的栏杆头上,各雕出一只歪头嬉笑蹲坐着的小狮子。大概由于雕得太惹人喜欢了,不知不觉中被识宝者顺手牵羊,以至于小狮子越来越少,幸好还剩下1只,成为最近维修楼屋时补雕的样狮。 位于楼上栏杆雕花板下部,在上层楼板与下层楼檐外侧连接处(即徽式建筑中被称为程板的部位),是雕花楼最精彩最亮丽的地方。在这里集中了内容极丰富、工艺极精细的数十种雕刻花纹,围绕着天井的东、南、西、北四个面连续展开,把雕花楼装饰得富丽堂皇,打扮得花团锦簇。 天井对着大门的朝东立面,是最先映入眼帘的部位。这里有3组与后面3间楼屋等宽雕花板。左、右两组花板上分别雕有扇形、海棠形、梧桐叶等形状的图形框,一个接一个的莲花花瓣围绕在花框外,里面则是采用高浮雕与低浮雕的手法雕成麒麟、蝙蝠、仙鹤、凤凰、佛手、核桃等图案花纹。当中雕两条龙护卫着一座城楼。城楼上身着武官服装的两员大将,坐在桌前神采飞扬地议论军中要事,桌面上摆放方形帅印,桌前饰雕花围幔,桌间置鼓凳,各人身旁还有副将相随,后壁悬挂1块木匾,上刻“黄鹤楼”3字。又有凤凰衔宝剑、狮子盘绣球、大象、飞鸟花纹衬于两旁。黄鹤楼是名胜景点,传说是为军事目的筑城以为守,建楼以了望。又传说有人曾在此处开设酒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雕花楼主人在这里雕刻以“黄鹤楼”为名的图案,是将斯楼与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相提并论?是为彰显其人生正值辉煌?还是另有寓意?难解个中奥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