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高新区从2001年底搬迁到大渡河南岸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实际,走改革、发展、创新的路子,坚持高标准制定规划,高质量引进项目,高效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项目建设,以体制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在4年多时间里,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亿元,财政 收入达到508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9亿元,新的经济增长点基本形成。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区域工业主导地位突出,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大项目已相继投产,高新区已初步形成半导体材料、机械电气、新医药等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园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4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24%,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家。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基本形成新区域框架。规划、建设了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项目,功能配套能力加强,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完成了“两纵三横”(迎宾大道、建业大道、乐高大道、茶山路、临江北路)为主干道的“井”字形道路网7公里及配套的供水、排水、排污、供气、通讯等管网工程;完成了高新区主干道亮化、绿化工程;天燃气一、二级站已经建成,区内日供气能力达30万立方以上;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投资1.2亿元的220KVA变电站工程已建成带电。高新区基础设施建成面积达4平方公里。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截至2005年底,高新区共引进30个高新技术或出口创汇型项目,投资总额达41.66亿元。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展,外贸出口持续增长。累计合同利用外资6074万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177万美 元。半导体材料、电线电缆、中西制药、电工电器、服装加工等利用外资已有一定规模,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全区出口创汇达2365万美元。 ——科技创新工作实现突破。建立了科技孵化园、创业园和夹江核技术产业园,与乐山市产权交易中心、乐山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起以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和产权交易、技术转让为主的全新机制。截止2005年底,高新区已有入孵项目25个,创业企业15家,创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