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门阵

家乡区县: 青羊区

2 动。这群传为一代名相范仲俺的后裔子孙们,男女老少来了百余人,在主持人一声号令下,不顾地下泥泞,齐整整跪拜在墓地前面,仔细聆听主祭人用客家话宣读的祭文,恭敬如仪,庄严肃穆,那场景着实让人感动。祭祀完毕,举行具有农家特色的的乡宴,由参与祭祀的宗亲自己动手,共同下厨,聚餐时院坝上摆满了十多桌酒菜,那热闹场面一点不比城里人在宾馆饭店操办婚宴。 木兰乡是一个纯客家乡,为纪念元末明初四川女子韩娥代父从军,复员后嫁到该乡,历史上兴起了一个赶庙会的习俗。每年旧历二月初,成千上万的人们聚焦在木兰庙前,交易农具,种子,盛况空前。今年春节过后,我们应约前去采风,在接近庙会的数里之外,就已是人声鼎沸,行人熙攘接踵擦肩。沿途商贸摊林立,商贸叫卖之声不绝。待来到山上一看,哪有什么木兰庙的影子!只有几通古牌倒卧,计划修复中的新木兰寺,刚刚上梁剪彩,破土动工。但来自附近各地的七八万人,丝毫不减游兴,硬是把这一天妆点成节庆的海洋。而摆在山头上的,则是千篇一律的一挑一担的谷物,瓜果,蔬菜的种子。据说,凡是在这里买卖的种子,亦或自己家里不买不卖的种子,只要拿到庙会上来沾一沾木兰寺前的地气,准保来年风调雨顺,丰收在望。民俗文化的传统力量,在东山客家地区就是这样顽强展露着自己的特点与个性。 成都民俗一览(2) 龙门阵 成都人无一例外的都爱听也善摆龙门阵。可以说,成都人就生活在龙门阵中,犹如他们大半辈子都浸泡在浓茶中一样—— ■文/川君 成都这地方得天独厚,物产丰富,自来是个好过日子的地方,故而成都人也特讲享受。吃是一种享受。前者是口福,后者为耳福。成都人是生在福中自满足。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干,这说法于他们还不对路,应该说他们是成天吃的心满意足了舒舒服服了,就想动动油光水滑嘴皮子,听听稀奇古怪事,再来一番心理上的享受,打一盘精神上的"牙祭"。而这,就须得如同正宗川菜回锅肉或是麻辣烫火锅一般的"龙门阵"才能解其谗过其瘾了。 这"龙门阵",不叫说也不叫讲,而叫摆,只这一摆字,便活脱脱显示出了其气派声势之非同凡响。咋个叫摆?平常吃饭放三两个菜碟那不算数,须得请客吃饭赴宴上席,七碗八碟排满一桌,那才叫摆,此为摆席,做生意沿街叫卖也不能叫摆,须得七古八杂,琳琅满目铺开一地,方可叫摆,摆摊子。还有老字号茶馆喝茶,工夫老道根底浓厚的茶博士来上茶,不是一个碗一个碗的放,而是一手领一把滚烫长嘴铜壶,一手从臂到腕重重叠叠支了一摞碗盏,手指间还分别夹了几只,势若叠罗汉,状若龙抬头,步履稳稳笑意微微来到你面前,哗啦啦一下,一闪手一晃臂便将十余只茶碗平平稳稳匀匀净净在茶桌上撒排开来,这等身手才有资格叫作摆,由此可见,摆字不是随便好用的。一般地原原本本正正经经说到一个事情,那断不能得摆字之意味

魏君慧(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