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精华,甘香“丝苗”

家乡区县: 广州市增城区

  “丝苗”是增城市的特优水稻品种。丝苗米米粒细长,无腹、心白,透明晶莹。丝苗米饭软硬适中,芬香可口,素有“米中之碧玉”、“饭中之佳品”等美誉。传统的老丝苗品种,以该市朱村白水 矮脚丝苗米为佳,高脚丝苗则以派潭灵山和正果水口村为上品。

  增城丝苗米,广东省增城市特产。增城市朱村街是丝苗米的产地,该品种属优质籼稻品种,稻谷细长、米泛丝光得名,素有米中碧玉、中国米王之称,与增城挂绿荔枝齐名,在清朝末年已驰名海内外。2004年9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增城丝苗米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增城丝苗米晶莹洁白,因油质丰富而略泛丝光,自然清香。米粒长5.4至6.6毫米,长宽比大于等于3,直链淀粉15至23%。米饭软硬适中,爽滑芳香,口感类似泰国茉莉香米。米饭加入上汤水搅动后,饭团散开,汤仍清澈见底。

  发展历程

  据(《增城县志》1911年清·宣统版)记载:“……案近来早熟有拣赤、有上造丝苗,有白谷仔颇佳;晚熟有泉水粘丝苗最佳。”可见该市丝苗米种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至建国初期,该市丝苗米种植仍有较大面积,据口碑:正果晚稻丝苗种植面积十分之四、五,不少以丝苗谷交纳公粮。可见丝苗种植之广。

  建国后至五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传统的老丝苗品种种植年代久远,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表现产量低、易感病、不抗倒,加之当时粮食生产强调高产自给,忽视质量,没有按质论价,丝苗米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著名矮脚丝苗于1958年泯灭。1973年全县高脚丝苗种植面积已不足5万亩,总产900万公斤,出口量500万公斤。1982年全县种植面积不足二百亩。

  对于丝苗品种的混杂、种植面积日益缩减,农业部门早已关注。自上世纪80年代起,市农业局种子站、市农科所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采用系统选育、野生稻远缘杂交遗传育种、聚焦太阳能辐射诱变育种等技术手段,成功地选育出了丝苗选6、矮丝苗83-1、矮丝苗选8、野澳丝苗、桂野丝苗、增野丝苗、长粒丝苗等系列丝苗新品种(品系),它们的共同点是:口感、食味与原老丝苗品种无异,产量却比原老丝苗品种成倍增加,抗病虫性、抗倒性明显增强,适应性更广,因此,在生产上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新丝苗品种不但在增城市大面积种植,而且还被邻近省、市、县大量引种,增城泰稷发展有限公司、增城市优质米基地公司、增城市新粮贸易有限公司分别以之作为加工原料,开发加工了“泰稷”牌、“挂绿”牌、“荔新”牌等系列丝苗米,并采取“公司 农户” 的经营模式,大大促进了我市及邻近省、市、县丝苗米的生产发展。1986年,全市丝苗米种植面积为4.5万亩,1999年达到16.6万亩。为保护增城市这一传统优势农产品的健康发展2004年我市着手申报增城丝苗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得通过。

  现在,古老的农家丝苗已被新育成品种所代替,保留下来的单株,仅作后人育种材料。

  丝苗选6、矮丝苗83-1、矮丝苗选8是我市上世纪80年代主栽丝苗品种,现生产上已不再应用。野澳丝苗、桂野丝苗、增野丝苗是我市上世纪90年代主栽丝苗品种,现已被长粒丝苗等新型丝苗品种代替。

   产地环境编辑增城市是广州市的县级市,西距广州60公里。建县于公元201年(东汉建安六年),隶属南海郡,因南海郡原辖6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曰增城。增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照将近2000小时,年均气温为22.2℃,几乎全年无霜,年均降雨1800多毫米,无特大自然灾害。土壤多为沙质水稻土,水质中性偏碱,适宜于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是著名的荔枝之乡、鱼米之乡。朱村街东距增城市中心14公里,西距广州市45公里,因元末明初朱姓人由南雄珠矶巷迁来聚居成自然村而得名。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平原交错,土层较厚。

  增城八景之一的朱村街北部丹邱村的白水山是丝苗米原产地。白水山别名白水礤,山上有一飞泉,远眺就如绿幕上挂着一条白色绸带,故名“白水带”,山名因水而得。白水山上曾有一座始建于隋朝的栖云寺,据说丝苗米是明代栖云寺僧人育成。栖云寺附近约有二亩梯田,分成十多块,属沙质浅脚田,以白水山泉灌溉。

荣誉认证

  1986年,增城被中国国家农业部批准为优质米基地县,1994年增城丝苗综合开发项目被列入中国国家“星火计划”,1995年被中国农业部认定为商品粮基地县。丝苗王和金装丝苗两个品种获得国家专利;泰稷牌丝苗米在1992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穗珍牌香丝苗米获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挂绿牌营养保健米荣获第二届亚洲国际名优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博览会国际金奖,挂绿牌特级丝苗米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

专用标志使用

  在增城丝苗米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需要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的,应向增城丝苗米原产地域保护的申报机构―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批准后,方可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Qunnie(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