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风味食品---火边子牛肉

家乡区县: 自贡市自流井区

     火边子牛肉是古老盐都传统名特产之佳品,火边子牛肉源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清朝乾隆年间,自贡闹了一场罕见的牛瘟,瘟疫从大安寨开始,然后遍及自流井、贡井、沿滩、邓关等地;一个月之间,整个自贡一千多头用作推水(即提水)的强壮牯牛病死了一大半。这下可就惨了,特别是盐商,因为牛死后无动力推水烧盐,损失自然惨重,逼得盐商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眼看着死牛没有办法。
     据说,盐工中有一个叫曾树根的小伙子,人称曾二娃。他背回五大筐牛肉,把不成张片的牛肉大刀砍成砣砣,腌进卤水缸里,将上等牛肉(主要是牛屁股一段)用快刀细心地割成簿片,然后将簿片一张张粘贴在竹篾折上,放上适量食盐,让其尽快晾干。待这种簿片牛气的水气风干之后,他想到象熏腊肉一样,用松枝、花生壳等等微火熏烤,不料牛肉本身缺乏油脂,熏后的牛肉干总有一股股烟焦味,口感不好,几次试验,均不成功。在旁观察的母亲提醒儿子说:“你用牛屎粑试试看!”儿子不解地问:“这样不被熏得臭熏熏的?”母亲笑一笑,拉着儿子的手到灶旁,叫他嗅一嗅灶里发出的气味,儿子使劲呼吸三次,不觉烟味,只感到一股股清香扑鼻,曾二娃顿时眼睛一亮,突然冲出门去,用12根木棍钉起一个烤架,把凉干的簿片牛肉分别架在四周,进屋内用火钳夹出正燃着的3块牛屎粑,棚在架下燃烧,只见牛屎粑的边缘发重丝丝微火,火焰似天然气一样呈绿色,没有一点烟味,火的边缘正好烤在簿片牛肉上,一个小时后,曾二娃取下架上已经被火烤干的牛肉片,再用干净棕刷刷上一层熟油,撒上早已准备好的小葱沫,把牛肉切成小片,放进嘴里品尝,顿觉得鲜香出奇,从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母亲也觉得其味特殊,分一些给邻居们品尝,家家说好,人人称绝。由于牛屎粑特殊香味的作用,牛屎粑的边缘之火,其温度不高不低,又无任何异味,这是其它燃料做不到的,因此,这种用牛屎粑烘烤牛肉干的做法传开了,后来,盐工们把它叫做“火边子牛肉”。

季节里的糖侦侦(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