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礼”,从古至今都有,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礼仪之邦”诸多礼仪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人有难大家助,一家有事大家帮”的一种传统美德。 婚丧嫁娶是“随礼”的正宗。各单位的劳动纪律制度中,都会提到 "婚丧嫁娶"这四个字,这是国家法定的批假条件。它们分别指: 婚---自己结婚 丧---直系亲属过世,父母、岳父母或公婆、配偶、子女。 嫁---女儿嫁人。 娶---儿子娶妻。丧事毕竟是“人命归天”,喜事毕竟是“添人进口”,一出一进,都使家庭格局发生变化,都对家庭生活产生影响,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第一位的大事。人们凑凑份子、随个礼,非常正常。
但现在的随礼变了味儿,变成了某些不要脸的龌龊之徒借机敛财的机会。 丧事随礼从父母、岳父母或公婆扩大到爷爷、奶奶……还表现在随礼队伍上的无限扩充,从家族圈子扩充到朋友圈子,从朋友圈子扩充到同乡、同学、同事、同仁圈子,又扩充到外围圈子,再扩充到边缘圈子……有点儿事儿就漫天撒网的到处通知,甚至仅因在酒桌上喝过两次酒或者打过两次麻将——不管认不认识或者有没有交往。 “正常往来” 变成了某些卑鄙之辈的 “生财之道”。 正常的“随礼”,是人们的自觉参与而并非无奈参加,是互相往来、双向交流。但有人窥准时机,以“随礼”之名行“索要”之实,大肆攫取不义之财。 这就使“随礼”变得违心、无奈和暗中叫苦,使健康的民间习俗发生变态和畸形。
如此的“随礼”,亵渎了人情,扭曲了人性,成为卑鄙之人之财源,仁义之人之漏斗。 奶奶、爷爷死了也要通知别人,让别人随礼,你是不是穷的没法了?试问:你爷爷奶奶去世用你经济上负担多少?你有什么难?什么苦?需要别人来帮助?还美其名曰家里有事了不告诉大家显着不好,真是既当婊子又要立牌坊,难道你姥爷姥娘、舅舅叔叔大爷老爷爷老奶奶干爹干娘兄弟姐妹姑姑姨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死了也要叫别人随礼呢?俺不稀罕你抵消俺,也不稀罕看得起俺。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极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一块臭肉坏满锅汤。家有难或者喜事凑个人缘很正常 要是谁家祖辈去世 兄弟姐妹结婚 孩子做满月 孩子定亲 孩子上学 乔迁新居、门市开业等等通知随礼者我们都一起来鄙视他,让这样的习俗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