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嗣之之母白氏

家乡区县: 四川省彭山县

      白氏,苏嗣之之母,许州人,宋尚书右丞子由五世孙妇也。初,东坡、颍滨、叔党俱葬郏城之小峨嵋山,故五世皆居许昌。白氏年二十余即寡居,服除,外家迎归,兄嫂窃议改醮。白氏微闻之,牵车径归,曰:“我为苏学士家妇,又有子,乃欲使我失身乎。”自是,外家非有大故不往也。尝于宅东北为祭室,画两先生像,图黄州、龙川故事壁间,香火严洁,躬自洒扫,士大夫求瞻拜者往往过其家奠之。天兴元年正月庚戌,许州被兵,嗣之为汴京厢官,白拜辞两先生前曰:“儿子往京师,老妇死无恨矣,敢以告。”即自缢于室侧。家人并屋焚之。年七十余。嗣之本名宗之,避讳改焉。
      苏嗣之:金•刘祁《归潜志》卷九载:许州有苏嗣之者,云东坡后裔,盖子由久居颍川,有族不南渡者也。其人颇蠢騃(chǔn ái,愚昧痴顽。騃同“呆”),富于财,以赀(zī,同“资”)入官,交结权要、短衣(平民﹑士兵),女直(即女真)中士大夫多以为笑。以其肥硕也,呼为“苏胖”。余尝与雷希颜(雷渊,字希颜,1184—1231年,金代良臣,诗人)谈及之,雷曰:“颇闻夜僵水牛之说乎?”余对“不知也”。雷曰:“昔东坡生,一夕眉山草木尽死。今苏胖生,一夕郑村水牛尽死也。”此可大笑。
     郏城:jiá,古县名,治所在今中牟县东,今指平顶山市下属的郏县。
     改醮:醮,jiào,古代冠礼和婚礼的一种斟酒仪式,因此,改醮意思即是改嫁。
天兴元年:天兴是金哀宗完颜守绪的第三个年号,历时三年(1232年四月—1234年正月)。1232年(天兴元年),是年本正大九年,正月改元开兴,四月又改元天兴。天兴三年(1234),金朝灭亡。
     厢官:宋代官职名。宋初,京师开封府置四厢都指挥使,分管所辖城厢地区烟火盗贼等事。

  附:《金史•白氏传》译文
白氏,是苏嗣之的母亲,许州人,宋国尚书右丞苏辙的第五代孙的妻子。先前,苏东坡、苏辙、苏过都葬在郏城的小峨嵋山,所以五代人都居住在许昌。白氏二十多岁时就丧夫独居,丧期满后娘家人接她回去,兄嫂私下商议改嫁她。白氏隐约得知,拉上车就直接回夫家了,她说:“我是苏学士家的媳妇,又有儿子,竟想要我失身于他人吗。”从这以后,娘家没有重要事情她就不回去了。她曾在住宅东北方设置祭室,画了苏东坡、苏辙两先生的像,又把东坡在黄州、苏辙在龙川的故事画在壁间,供办的香火精良洁净,亲自洒扫,士大夫中渴望瞻仰拜望两先生像的人往往到她家祭奠。天兴元年正月庚戌,许州遭到兵祸,苏嗣之为汴京厢官,白氏在两先生像前拜别说:“儿子已去京师,我这老妇人死无遗憾了,冒昧地告知先生。”随后就在屋侧上吊自杀。家人连屋带尸一起烧掉。白氏死时七十多岁。苏嗣之本名宗之,因避讳改名。

nsu杜伟(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