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晃板》获得第一届第一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金狮奖。吴桥县新艺杂技团《蹬技》节目获得第一届第一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 银狮奖。
1989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顶技》第二届第一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 铜狮奖。
1991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空中技巧》获第三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 银狮奖。
1995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高车技巧》获第五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比赛 银狮奖。
1997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摘月亮》获第六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比赛 银狮奖。
1998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双人秋千》获第三届遵义青少年全国比赛 银狮奖。
2002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高椅》获第四届遵义青少年全国比赛 铜狮奖。
2003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编创的《天缘》晚会参加了第九届吴桥国际杂技节开幕式演出。
2005年 吴桥县杂技团、吴桥杂技学校创作的《女子造型》获第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比赛金奖。
2007年 吴桥县杂技团创作的《绳技》获第十一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比赛 金奖。
2006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窗花——柔术造型》获第五届文华奖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 金奖。
2008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追梦——蹬人空竹》获第七届文华奖全国杂技比赛 金奖。
2009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草帽》获第十二届吴桥国际杂技节比赛 银狮奖。
2010年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作的《蹬人空竹》获法国第三十一届“明日”杂技比赛 金奖。
2010年 吴桥县杂技团创作的《勇者—单车手技》获第八届文华奖全国杂技比赛 银奖。
2010年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天津杂技团合作的《转毯》获第八届文华奖全国杂技比赛 金奖。
历史考证中的吴桥杂技:
1958年农田建设中,在吴桥县小马厂村发现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公元534至550年)古墓。古墓的壁画上对杂技艺术做了艺术生动形象的描绘。其中倒立、肚顶、马术、蝎子爬等杂技表演更为逼真。此外,据《吴桥县志》记载,明代阁老范景文(吴桥县籍)曾在《游南园记》中记叙了当时在祭台(吴桥旧县城南门外)观看马戏的盛况:“至则数健儿在焉,见所乘马,翘腾不胜,气作命取,驰骤道上。于是,人马相得,据鞍生风,蹄蹴电飞,着眼俱失急于雾于,细辩之,见马上起舞,或翻或卧,或折或踞,或坐或骑,或抢或脱,或跃而立,或顿而侧,时手撒辔,时脚蹑靴,时身离蹬,以为势脱将坠矣,而盘旋益熟,观者无不咋舌,而神色自差矣。”可见,吴桥民间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之无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